“领导想提拔你,看的从不是努力

“领导想提拔你,看的从不是努力

插座学院 脚本之家 今天

图片
“唯一我终生搞不定的,我也放弃去搞定了。”
这是2019年10月20日,吴东发的朋友圈。
从北京某大厂月薪3万的岗位上被裁后,他很快花完了公司赔偿的18万,没钱没工作,只好被迫结束北漂。 图片
当初在大厂工作,不仅工资高,不用加班,10点到公司,7点可以走人,周末双休,而且福利好,丝毫没有职业危机。
10年DBA(数据库管理)经验,又在大厂待过,朋友圈也有不少朋友,吴东不愁找不到工作,他觉得,即便大厂有年龄限制,自己去创业公司工作,也至少能当个技术总监。
可万万没想到,200多份简历砸下去,没拿到一个offer。
“被淘汰,基本就是不思进取,没有提高自己。”
如今吴东明白过来,已经后悔莫及。
2020年10月15日凌晨,吴东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上知乎看到了一个问题:找工作找到崩溃,该怎么办?
他回答:
失业一年多,准备送快递。 图片
在腾讯科技上看到这篇访谈,我唏嘘不已。
最怕你明明有10年工作经验,却1个经验用了10年,还不自知。
等到雪崩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这样生生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利。
如果你很久没有涨工资了,或者在职场上迷茫没有方向,害怕自己也像吴东一样被淘汰。我很真诚地说,今天这篇文章,含金量非常高,建议你一口气读完。
别让错误的职场思维,拖垮你的职业发展。
1决定你职业发展上限的

不是勤奋而是底层工作逻辑



很多人工作10年也不一定知道:
一个人的管理对象,其实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你的直接领导。 当你懂得这一点,一定能快速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 就像两年前,我招的两位年龄相仿、同期入职、能力不相上下的员工,小七和晴晴。 图片
在小七看来,上级的存在,是为了管理团队,安排任务。 因此,她遇到再大的困难,只会自己硬着头皮去想办法解决,担心一旦求助,领导会觉得她能力不行。可因为经验、资源有限,常常努力到让人心疼,也完不成目标。 相反,在晴晴的认知中,直属领导,就是自己最大的资源。
有一次,快到月底,团队的KPI还没有完成,整个团队都急得团团转,却没有人向上汇报,包括小七在内,都觉得自己应该默默努力,主动克服困难。 只有晴晴,给我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老板,我们这个月销售额距离目标还差30万,我梳理了潜在的目标客户,A、B、C这3家应该还有预算,有很大概率能达成合作。 但是我手头没有他们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想求助您,是否认识这几家公司的中高层,帮我们牵个线,我们来进一步对接?
图片
看到这样的求助信息,大部分上级都不会觉得麻烦。 因为懂得向上争取资源,懂得向上管理,这是相当难得的品质。
下属的业绩,和自己的业绩息息相关,下属有难,领导一定会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我立马给她介绍了关键人。后来,她快速推进工作,商务部门顺利完成了当月收入目标。 半年后,我把她提拔为部门负责人,薪资涨了3倍。而小七,依然只是基层员工。 你发现了吗?拉开她们成长差距的,只是她们对“上级”的不同认知。 晴晴很早就明白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管理的本质不是权力和头衔,而是资源的争取与调配。 当你学会了资源的争取与调配,你就随时随地都是一个管理者,根本不需要任何名头,也能发挥领导作用。 图片
就像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直属领导,才是你最该管的人。

2

从月薪2000元到身价1.5亿

我把职业发展秘诀和盘托出

帮你少走3年弯路

你好,我是何川。
图片▲ 职场上大大小小的问题,我都经历过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创办的 “插座学院”,最新估值超过了2亿。作为一名85后草根创业者,我的个人身价超过了1.5亿。 在职场一路走来,大家会经历的职场抉择,我也都遇到过。
2008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吉林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月薪2000元。
为了省钱,我和人合租在一间半地下室,光线暗淡,空气不流通,有时还漏水,每个月房租300块。
图片▲ 我月薪2000时租的房子
那时的我,对工作内容不感兴趣,对前途感到迷茫,决定先离开吉林,到深圳去闯一闯。 2年后,我又一次面临职业选择: 是去央企做文职,拿25000元的薪资,还是接受15000元的薪水,去当时迅速发展的创业公司正和岛,和公司一起成长? 我敢肯定,10个人中间,8个人都会选择月薪25000元。毕竟,每个月在一线城市多1万块钱,能不心动吗? 但我选择了后者。 因为我始终相信,一个人要想成长地更快,不断接近更优秀的人,一定会让你事半功倍。
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在这段工作期间,我接触到多位商业大佬,比如: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先生;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先生;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先生;奇虎360创始人周鸿祎先生;中坤地产董事长黄怒波先生等。
图片▲  2012年8月,我访谈王石先生 很多值钱的职场思维,都是在那期间养成的。
比如:一个人只要获得足够的信任,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
28岁那年,我决定创业。这时,一位朋友推荐我去一家公司做高管。这家公司的老板前后找了我5次,我都没有答应。
我说:要不这样,我不要钱,免费帮你干3个月,帮你梳理好重点,因为这对我思考创业内容也有帮助。我只有一个条件,你帮我交一下公积金和社保就行。 于是,我花3个月帮他梳理工作,3个月后,他挽留我,但我态度很坚决,一定要去创业。
他就给了我一笔投资,100万。半年后,他又找了一位朋友给了我50万,两个人加起来150万,这就是我创业的启动资金,公司估值1000万。 其实,我当时连商业计划书也没有。但因为赢得了那位老板的信任,所以他不断为我提供资源,帮助我成事。 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不断总结,并用于管理公司和员工。 图片▲ 2016年12月,我访谈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老师
让我自豪的是,过去的6年中,这些管理实践,已经让公司的很多年轻人,迅速成长为一线团队的负责人。
他们中没有一个是天赋异禀,或者一毕业就自带光环,都是从最普通的起点开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
比如,我们公司的副总裁,是91年的,17年底加入公司,从新媒体编辑岗位做起,基层-主编-总监-副总裁,一步一个脚印。如今,他每年带领团队创造数千万的业绩。
图片▲ 我和我年轻的团队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公司,还有很多;在我的学员里,还有更多。
只要掌握正确的思维,你的价值就会被放大10倍,甚至百倍千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os9/p/1417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