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收录

有些点稍微有点偏激和不客观,不过很多地方还是命中要害的。
http://www.inter-sections.net/2007/11/13/how-to-recognise-a-good-programmer/

InfoQ上的文章, 按照这篇文章看, 国内社区就基本没有“精通”和“专家”级别的程序员; 虽然文章内容还是有些机械, 少了“半精通”,“半专家”(非程度上的, 而是状态上的)这些, 而且我也不想得罪人, 但是说实话那个Dreyfus模型还是很有几分道理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站点采用的文章中, 就是这种很纯洁的作品味儿都有点不对。
http://www.infoq.com/articles/better-best-practices
中文: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better-best-practices


虽然跟不上他开阔的眼界,但是很多介绍的东西还是应该了解的, 就好象一个非常好的窗户,g9的博客。 说实话, pongba也经常玩些“虚的”,含金量也不低, 但是和g9还是很有区别的。 有些人哪怕他知道很多你不知道的, 你看半天也学不着什么, 直到你用到相关内容了, 才觉得是个挺好的参考; 有些人就不一样了, 就好象一个非常好的导游, 对读者娓娓而谈, 哪怕一些事情跟咱的任务一点关系没有, 看起来也很过瘾。
http://blog.csdn.net/g9yuayon


这是g9介绍的一篇文章, 据说里面提到什么什么程序, 80个人写都搞不定, 临到最后, 把这80个人都撤了, 换成一个人干, 交活了。 McConnell写的, 我没看。 既然这么有传奇性, 就保存一下吧。
http://forums.construx.com/blogs/stevemcc/archive/2008/03/27/productivity-variations-among-software-developers-and-teams-the-origin-of-quot-10x-quot.aspx

Windbg资源:
http://www.debuginfo.com/articles/easywindbg.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uaiguai/p/112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