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20_进程和系统的监测

监视系统活动和查看进程

Linux是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

Linux可以管理多个同时运行的程序,是多任务系统

Linux也是一个多用户的系统

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在不同地方通过网络连接到同一个Linux系统;

多用户多任务的隐患:

让系统过载,任务太繁重了;

如何停止未响应的程序;

=================================================

w命令

快速了解当前系统中有哪些用户登录着;

 日期; up表示运行中;  1:24表示 运行了1小时24分;   2 users 表示有两个用户;

load average: 0.00,0.01,0.05 负载,系统活动的指标;分别表示1分钟内平均负载、5分钟内平均负载、15分钟内平均负载;单位是进程数;

uptime命令 用于显示上图的第一行

tload   命令 绘制负载曲线图

USER         用户名

TTY            终端名称     :0表示本地     pts伪终端,不是全屏的终端;tty2 tty3真全屏终端;

FROM        用户连接的IP地址,如果是本地就是:0

LOGIN@    用户登录的时间 

IDLE           空闲意思,用户多久没有活跃了

JCPU          该终端所有相关的进程使用的CPU(处理器)时间

PCPU          CPU处理器处理当前进程所耗时间

WHAT         当前运行的程序

(:0)表示FROM

==================================================================

ps命令 和top命令  :列出运行的进程

简单来说,进程就是加载到内存中运行的程序;

大多数程序运行时都只在内存中启动一个进程;

有的程序运行时会创建不少进程;每开一个标签栏都会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网络服务器上一般使用Apache这个服务器,在运行时会创建很多进程,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

Google浏览器每开一个页面,就打开一个进程;

ps 是 Process Status缩写

用于显示当前系统中的进程

ps进程的静态列表,相当于快照;

PID       进程编号

TTY      终端

TIME    进程运行耗时

CMD     产生这个进程的程序名,如果好多行的CMD都是一样的命令,说明同一个命令产生了不同的进程;

 

ps -ef 列出所有进程

 PPID      进程的父进程

 C             

 STIME    开始时间

还可以这样输入 ps -ef | less   //显示更规整

ps -efH    //以乔木状列出所有进程,带有缩进

ps -u 用户名 : 列出此用户运行的进程

ps -u xxx     #用实际用户替换xxx

ps -aux : 通过CPU和内存使用来过滤进程

ps -aux|less

VSZ

RSS

STAT   状态

还可以排序 :根据CPU使用率来降序排列  ps -aux --sort -pcpu | less

ps -aux --sort -pcpu,+pmem|head

pstree命令:以树形结构显示进程

ps -axjf 和pstree效果类似

以树形结构显示进程

=================================================

top: 进程的动态列表

ps命令的缺陷是:静态的;

只能记录当下那一刻的进程列表;

top命令有一个随实际变化的交互列表;

top命令无法显示全部的进程,只显示排在前面的进程;

为了整个信息区域能占据终端中一个页面的大小;

最消耗处理器的进程是排在前列的;

q : 退出top

h:显示帮助文档

B:加粗某些信息

f/F:添加或删除某些列

u:依照用户来过滤显示

k:结束某个进程

s:改变刷新页面的时间

ctrl+c 停止终端中正在运行的进程,这种只在终端中执行

终端中拷贝粘贴:ctrl+shift+C,ctrl+shift+V

===================================================

其他命令

kill 进程号   : 杀死进程

killall 程序名:杀死所有进程,注意是后接程序名

halt:关闭系统,需要root身份

reboot:重启系统

shutdown: 用法比较多样

poweroff:普通身份也可以运行

还有一些优秀的监控软件 

glances软件

htop软件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rooovvve/p/1245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