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app-条件注释

官方文档

<!--  #ifdef  %PLATFORM% -->
平台特有的组件
<!--  #endif -->

示例,如下公众号关注组件仅会在微信小程序中出现:

<view>
    <view>微信公众号关注组件</view>
    <view>
        <!-- uni-app未封装,但可直接使用微信原生的official-account组件-->
        <!-- #ifdef MP-WEIXIN -->
                <official-account></official-account>
            <!-- #endif -->
    </view>
</view>

样式的条件编译

/*  #ifdef  %PLATFORM%  */
平台特有样式
/*  #endif  */

注意: 样式的条件编译,无论是 css 还是 sass/scss/less/stylus 等预编译语言中,必须使用 /*注释*/ 的写法。

正确写法

错误写法

pages.json 的条件编译

下面的页面,只有运行至 App 时才会编译进去。

不同平台下的特有功能,以及小程序平台的分包,都可以通过 pages.json 的条件编译来更好地实现。这样,就不会在其它平台产生多余的资源,进而减小包体积。

json的条件编译,如不同平台的key名称相同,cli项目下开发者自己安装的校验器会报错,需自行关闭这些校验器对json相同key的校验规则。如果使用HBuilderX的校验器,无需在意此问题,HBuilderX的语法校验器为此优化过。

static 目录的条件编译

在不同平台,引用的静态资源可能也存在差异,通过 static 的的条件编译可以解决此问题,static 目录下新建不同平台的专有目录(目录名称同 %PLATFORM% 值域,但字母均为小写),专有目录下的静态资源只有在特定平台才会编译进去。

如以下目录结构,a.png 只有在微信小程序平台才会编译进去,b.png 在所有平台都会被编译。

    
┌─static                
│  ├─mp-weixin
│  │  └─a.png     
│  └─b.png
├─main.js        
├─App.vue      
├─manifest.json 
└─pages.json     
    

整体目录条件编译

如果想把各平台的页面文件更彻底的分开,也可以在uni-app项目根目录创建platforms目录,然后在下面进一步创建app-plusmp-weixin等子目录,存放不同平台的文件。

注意

  • platforms目录下只支持放置页面文件(即页面vue文件),如果需要对其他资源条件编译建议使用static 目录的条件编译

HBuilderX 支持

HBuilderX 为 uni-app 的条件编译提供了丰富的支持:

代码块支持

在 HBuilderX 中开发 uni-app 时,通过输入 ifdef 可快速生成条件编译的代码片段

语法高亮

在 HBuilderX 中对条件编译的代码注释部分提供了语法高亮,可分辨出写法是否正确,使得代码更加清晰(独立js文件需在编辑器右下角切换javascript es6+编辑器,独立css文件暂不支持高亮,但不高亮不影响使用)

正确注释和快速选中

在 HBuilderX 中,ctrl+alt+/ 即可生成正确注释(js:// 注释、css:/* 注释 */、vue/nvue模板: <!-- 注释 -->)。

点击 ifdef 或 endif 可快速选中条件编译部分;点击左侧的折叠图标,可折叠条件编译部分代码。

注意

  • Android 和 iOS 平台不支持通过条件编译来区分,如果需要区分 Android、iOS 平台,请通过调用 uni.getSystemInfo 来获取平台信息。支持ifiosifAndroid代码块,可方便编写判断。
  • 有些跨端工具可以提供js的条件编译或多态,但这对于实际开发远远不够。uni-app不止是处理js,任何代码都可以多端条件编译,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项目的跨端问题。另外所谓多态在实际开发中会造成大量冗余代码,很不利于复用和维护。举例,微信小程序主题色是绿色,而百度支付宝小程序是蓝色,你的应用想分平台适配颜色,只有条件编译是代码量最低、最容易维护的。
  • 有些公司的产品运营总是给不同平台提不同需求,但这不是拒绝uni-app的理由。关键在于项目里,复用的代码多还是个性的代码多,正常都是复用的代码多,所以仍然应该多端。而个性的代码放到不同平台的目录下,差异化维护。
<template>
    <view>
        <button type="primary" @click="upload">上传图片</button>
        <image v-for="item in img_arr" :src="item" @click="preview(item)"></image>
        <!-- #ifdef H5 -->
        <view>旨在h5</view>
        <!-- #endif -->
        <!-- #ifdef MP-WEIXIN -->
        <view>旨在小程序</view>
        <!-- #endif -->
        <button @click="send">显示</button>
    </view>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mg_arr: []
            }
        },
        methods: {
            upload() {
                // let this_ = this
                uni.chooseImage({
                    success: res => {
                        this.img_arr = res.tempFilePaths
                        console.log(this.img_arr)
                    }
                })
            },
            preview(current){
                uni.previewImage({
                    current,
                    urls:this.img_arr,
                    indicator:'number',
                    loop:true,
                    success() {
                        console.log("成功")
                    }
                })
            },
            send(){
                // #ifdef H5
                console.log("h5打印")
                // #endif
                // #ifdef MP-WEIXIN
                console.log("微信小程序")
                // #endif
            }
        }
    }
</script>

<style>

/* #ifdef H5 */
view{
color: red;
}
/* #endif */
/* #ifdef MP-WEIXIN */
view{
color: blue;
}
/* #endif */

</styl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wjlucifinil/p/1357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