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你同行作一个终身学习者

终身学习的必然性

说到终身学习,其实已是老生常谈,哪家组织,哪家公司,哪个团队不组织继续教育呢?

然而对于多数人来说,终身学习却仍然只是一个口号与被迫参与的负担而已,人们似乎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这样的想法,可以非常轻松的地理解,那是因为——

如今在这样太平盛世,我们似乎生活得无忧无虑,有一个好像能养活我们的工作,且也把后半辈子的养老全盘考虑在内了,而且前20年我们似乎早已经历了痛苦的学习磨砺,学已功成,如今是应当好好享受学成之后的工作一辈子的漫漫时光了。

如果时光倒退二三十年,在那人类的黄金时代里(引自刘慈欣小说《三体》),一切的确是这样的,我们经历前20年左右的教育塑造成为社会某一方面的基本构件,不管是医生、老师、工人还是政府官员,总之我们总有一个属于自己在社会与经济中的一个身份,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将为此身份工作一生,中间除非特别的意外,一切都不会有任何的变化。因此这样的稳定的时代果然堪称人类的黄金时代,虽然也许乏味,但却没有任何额外的忧虑与困扰。

然而,有一群可能来自潘多拉魔盒中的怪物被人类自己创造了出来,它们就是科技,越来越强壮的科技,而且在这群怪兽中,以信息技术为首的人工智能最为令人不悦。

于是人类延续多年的游戏规则被改变了,正如《科技想要什么》以及《必然》一书中提到的那样,如今或许从古至今主宰着这个世界,掌控着整个人类的命运的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对于科技的这群怪兽来说,我们才是他们的工具罢了。

那么,一个巨大的改变其实已然发生,只是发生得悄无生息罢了,用一句俗套的话说,那就是:“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

真正的巨变,不在声嘶力竭的口号里,而在悄无声息静水流深中。

如果没有从水流轻缓地变化中觉察出巨变的征兆,那么当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变化的存在时,其实多数人已经失去了机会,回首过往哪一次时代的巨变没有遵照这个逻辑呢?

再仔细看看今天,如果不行,就用上放大镜再来仔细瞧瞧,那么会发现——塔勒布提出的那出个著名的“黑天鹅理论”(此理论的核心是认为非常不可能发生和无法预测的事件,存在于世界上每一种事物之中。)正在成为真正的现实,如今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每一种事物、每一个行业,都迟早会迎来那只可怕的黑天鹅。

人工智能正在不断的取代掉人类的旧的工作,然后有新的人类的工作出现,然后人工智能再取代人类之,然后再有新的人类的工作出现……

如此循环往复,人类才是流水线传送带上的物件,而人工智能站在传送带的边不断要求我们改变自己,这是多么滑稽的一幅画面,人类何曾想到今朝。

如果不思改变,今天的工作将很难让你坐心安享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学习一种全新的甚至过往都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新技能是一个普通人的必然之未来。试想三十年前,世界上存在着“网红”、“虚拟建构师”这样想都无法想像到的工作吗?

正是因为如此,抱着曾经的学历与知识妄想度过此生的梦想在今生是注定要被破灭的了,终身学习这只“黑天鹅”值得我们敬畏,想不被我们目前的行业淘汰,必须终身学习。

然而,万幸啊,我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只“黑天鹅”。


庆幸我一直走在终身学习的路上

上半年高考结束后,一个贫家孩子以高分夺魁,她不禁感谢“贫穷”,当然这是找错了应当感谢的主体,然而,我能够仍在少年时就坚持走上终身学习之路,还真得感谢“贫穷”还有那低微的学历。

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就在一座大山的怀抱中开始教书的生活,乡村的生活与从小生活的环境并无不同,无聊的人们,看不见外面世界,时间多得只能“Kill time”,然而消磨时光的方法中没有几个人会选择学习。在人们偏执的感觉中,学习就是读书,读书只能造就书呆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书呆子就是废物……

此推论完全正确,是的,我就是书呆子,而且一呆就是二十年,把整个青春年华,青年时光都呆过去了,所以人生过半,却仍然如此凄凉,所以他们是有先见之明的,我是个选择错误的失败者,至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是这样的。

一个人能够平静地接受自己一切的过往都是错误的,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一件事,我们意识中那个“主宰一切的发言人”——“叙事自我”是会断然拒绝承认过去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这样的难以接受的事实的,于是“叙事自我”给过往一切找到意义——“至少不断的读书学习让我走上了终身学习之路。”于是从心底里,我觉得我的过往还是有意义的,如果不是在只有几盘录音带与几本书的情况下自学英语,我就无法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自学编程,如果没有自学最简单的VB语言,那就无法更轻松的读懂与学习别的语言…….

虽然最后,这些学习几乎要弄残我的躯体,而我仍然是宅男屌丝的悲惨,我还是接受了“叙事自我”给我过往的意义——“过去的孤独的学习,成就了书呆子,但至少让我明白了光是学会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还是不行的。”

多么惨痛的教训啊!以我的半生来证实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实验”,“叙事自我”认为还是值得的,因为我终归爱上了没有外力强加的自觉学习,接受了一个变化的世界。

正因为时代在悄无声息的巨变,只拥有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的人果然比书呆子还不如,失败是必然,而被淘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今天,面对巨变,我终于承认——

一个拥有跨界能力的人,他的人生才会不止一种可能。一个可以拥有无数可能的人生,才会在未来的巨变中得以幸存,这才是终身学习的真正价值,我庆幸,我理解了它,正走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

罗振宇提出的“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跨界意味着拥有多项并行技能,这样一个人才会拥有最大的机会,打造自己出多数方向都所向披靡的核心竞争力,在不同可能的未来得以施展。

而这一切都只能靠不断保持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鲜事物,勇敢去尝试,不要将自我固定在一个狭隘的角色,即使人生没有84000种可能(引自艾力所著《人生的84000种可能》一书),也会比现在过得更自由与丰盈。

也许“叙事自我”所主要代表的我的这种转变来得太迟,给自己留下的真正的人生的时间太少,我仍然庆幸,也不过才“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而已。

真的要感谢过往学习养成的良好习惯,当作出一个决定后,执行力马上就到了,这正是一直在学习路上才会有的反应,于是感觉在过去的一年所经历的种种与见闻便已超过半生,思想的解放可以使一个人忘却年龄,忘却病痛,心的开阔将如同拨开云雾看见无边无际的天空。

不管是微商理论还是免费经济学,不管是区块链还是大数据,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这个世界以前似乎不属于我的领域如今都是我的世界一隅。

一个开放自我、容纳一切、接受改变的自我才是一个人生的开始。

想到之前雷军回母校发的一张照片——“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事实上少年于我不再重来,但“少年”何尝不能理解为——一个人性格、认知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我把自己的今朝才看作少年又何尝不可呢?一个多长了二十年的老少年也罢。


永远在路上的学习邀你同行

在过往的学习中,我自诩是孤独的,因为在狭隘的视野中没有同行者,但其实还有自己作伴,读读梁晓声的《读书是一种抵抗寂寞的能力》便会明白,然而这种学习太过自私,换作流行的话说,这是一个闭源地对自己进行开发的过程,是比不过开源项目的。

于是,如今我愿意在前进的道路上邀请与我一般渴望跨界学习,拥抱未来的同行者——

无论你是风华正茂的少年,还是朝气蓬勃青年,还是如我一般已荒度半生的觉悟者,让我们分享无间,开源携手,同行前进。

也许我这已半老的躯壳与醒悟太迟的心理,无法给予出什么,但那颗渴望开放、共享合作的心却是炽热的。

从此刻起,于此地始,我会开始分享每日所学所悟所思所想,期盼着与你们的交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hghroom/p/991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