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的区别

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以系统设计初期规划的性能指标为预期目标,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验证系统在资源可接受范围内,是否能达到性能预期。
关注点:
how much和how fast

负载测试:对系统不断地增加并发请求以增加系统压力,直到系统的某项或多项性能指标达到安全临界值,如某种资源已经呈饱和状态,这时继续对系统施加压力,系统的处理能力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会下降。
关注点:how much

压力测试:超过安全负载的情况下,对系统继续施加压力,知道系统崩溃或不能再处理任何请求,以此获得系统最大压力承受能力。

强度测试:强度测试是一种性能测试,他在系统资源特别低的情况下软件系统运行情况,目的是找到系统在哪里失效以及如何失效的地方。包括

  • Spike testing:短时间的极端负载测试
  • Extreme testing:在过量用户下的负载测试
  • Hammer testing:连续执行所有能做的操作
  • 压力测试:通过逐步增加系统负载,确定在什么负载条件下系统处于失效状态,以此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

容量测试:确定系统可处理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使系统承受超额的数据容量来发现它是否能够正确处理。
关注点:how much(而不是how fast)

其中,容量测试、负载测试、强度测试的英文解释为:
Volume Testing = Large amounts of data
Load Testing = Large amount of users
Stress Testing = Too many users, too much data, too little time and too little room

 

性能测试的曲线如上图,测试目标是评估系统性能是否符合需要及设计目标;随着压力的持续增加,系统处理能力增加变缓,直到达到一个最大值(c点),这是系统的最大负载点,这一段被称作负载测试。测试目标是评估当系统因为突发事件超出日常访问压力的情况下,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访问负载压力;超过这个点后,再增加压力,系统的处理能力反而下降,而资源消耗缺更多,知道资源消耗达到极限(d点),这个点可以看做是系统的崩溃点,超过这个点极限加大并发请求数目,系统不能再处理任何请求,这一段被称作压力测试,测试目标是评估可能导致系统崩溃的最大访问负载压力。性能测试反应的是系统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使用时,随着用户并发访问数量的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与性能曲线相对应的是用户访问的等待实际(系统响应时间),如下图:

1.强度测试或压力测试:强度或压力测试是在一种需要异常数量、频率或资源的方式下,执行可重复的负载测试,以检查程序对异常情况的抵抗能力,找出性能瓶颈。异常情况,主要指那些峰值、极限值、大量数据的长时间处理等,包括:连接或模拟了最大(实际或实际允许)数量的客户机; 所有客户机在长时间内执行相同的、性能可能最不稳定的重要业务功能;已达到最大的数据库大小,而且同时执行多个查询或报表事务当中断的正常频率为每秒一至两个时,运行每秒产生十个中断的测试用例;运行可能导致虚存操作系统崩溃或大量数据对磁盘进行存取操作的测试用例等。

压力测试可以分为稳定性测试破坏性测试
稳定性压力测试:在选定的压力值下,持续运行24小时以上的测试。通过压力测试,可以考察各项性能指标是否在指定范围内,有无内存泄漏、有无功能性故障等。

破坏性压力测试:在压力稳定性测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系统性能明显降低,但很难暴露出其真实的原因。通过破坏性不断加压的手段,往往能快速造成系统的崩溃或让问题明显的暴露出来。 
在压力测试中,会给程序加上一些跟踪机制(如log、日志等),然后查看监视系统、服务器等性能的日志文件是必要的,找出问题出现的关键时间或检查测试运行参数,通过分析问题或参数从而有目的地调整测试策略或测试环境,使压力测试结果真实地反映出软件的性能。

2.性能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一般会在产品需求文档中有明确定义,

有三种形式描述软件系统的性能指标:

  • 给出产品性能的主要指标(如响应时间):如在100000记录中查询一个特定数据的时间为0.5秒。
  • 与上个基线对比:以某个已发布的版本为基线,如比上一个版本的性能提高30-50%。
  • 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比较:也叫对标。 

性能测试,根据其目的分为:产品性能质量测试,通过测试,决定产品是否达到产品规格书所要求的性能指标(非功能性需求)基准值测试,通过对当前产品的性能测试,确定产品具体的性能指标,建立性能指标基准。基准值,作为后继产品发布的性能参考(在新版本中,性能指标要求只升不降)或和竞争对手产品比较的参考。 
性能规划测试,通过不断的测试,确定所需要的硬件配置(内存、CPU、网络等)、软件配置,以满足实现定义的性能指标要求。这种测试,对于软件系统的部署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了解硬件参数、软件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从而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充性或事先制定较好的系统增容的计划。 
性能测试的方法,主要有:稳定压力加载,一次性将负载加到某个水平,持续一段时间,也称为flat测试。 逐渐加载或交替加载到某个负载水平,也称为“ramp-up”测试。 峰谷测试,确定从系统高峰时间的负载转为几乎空闲、再攀升到高负载这样峰值交替情况下的系统性能状态/指标。这种测试兼有容量测试的特点或属于容量测试的一部分。 
性能测试,一般都通过测试工具来模拟人为的操作而进行。性能测试的重点在于测试环境的建立、前期数据的设计与后期数据的分析。因为性能测试需要获得一定特定条件下(如100、200、500、1000个实时的连接)的系统占用资源(CPU、内存等)数据或系统行为表现,而且还要依靠测试工具或软件系统记录下这些指标变化的数据结果。例如,如果对一个Browser/Server结构的网络实时在线的培训系统软件进行测试,系统性能焦点是在不同数量的并发连接下,服务器的CPU、内存的占用率、客户端的响应时间等。测试过程中,并发连接的不断增加(负载的增加)在系统性能上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在系统性能测试时,加载过程中,每到一个测试点时须让系统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获取数据,以消除不同测试点的相互影响。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样是300个用户,1?00与60?的性能表现差别很大,加载的方式对系统性能影响也较大,所以,尽量模拟不同的加载方式来进行系统的性能测试。除此之外,还可以测试TCP、HTTPS等不同连接方式下的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清楚知道系统的性能状况,以及什么样的条件下系统性能达到最佳状况、什么地方是性能的瓶颈。性能测试要求测试环境应尽量与产品运行环境保持一致,应单独运行,尽量避免与其他软件同时使用。

3.容量测试
通过性能测试,如果找到了系统的极限或苛刻的环境中系统的性能表现,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完成了负载测试和容量测试。容量可以看作系统性能指标中一个特定环境下的一个特定性能指标,即设定的界限或极限值。容量测试目的是通过测试预先分析出反映软件系统应用特征的某项指标的极限值(如最大并发用户数、数据库记录数等),系统在其极限值状态下没有出现任何软件故障或还能保持主要功能正常运行。容量测试还将确定测试对象在给定时间内能够持续处理的最大负载或工作量。对软件容量的测试,能让软件开发商或用户了解该软件系统的承载能力或提供服务的能力,如某个电子商务网站所能承受的、同时进行交易或结算的在线用户数。知道了系统的实际容量,如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就应该寻求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提高系统的容量。有了对软件负载的准确预测,不仅能对软件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状况充满信心,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经济地规划应用系统,优化系统的部署。

阿里的容量测试:

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和性能测试的关系:压力测试可以看作是容量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的一种手段,不是直接的测试目标。压力测试的重点在于发现功能性测试所不易发现的系统方面的缺陷。而容量测试和性能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主要目标内容,也就是确定软件产品或系统的非功能性方面的质量特征,包括具体的特征值。容量测试和性能测试更着力于提供性能与容量方面的数据,为软件系统部署、维护、质量改进服务,并可以帮助市场定位、销售人员对客户的解释、广告宣传等服务。压力测试、容量测试、性能测试,测试的方法相似、相通,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往往结合起来进行,以提高测试效率。一般会设置专门的性能测试实验室,完成这些工作。即使用虚拟的手段模拟实际操作,所需要的客户端有时还是很大的,所以性能测试实验室的投资较大。

性能分析

排查手法基本相同:检查请求处理的各个环节的日志,分析哪个环节响应时间不合理,超过预期;然后检查监控数据,分析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内存、磁盘、网络、还是CPU,是代码问题还是架构设计不合理,或者系统资源确实不足。

如:硬盘容量的最大值,文件系统容量的最大值,最大文件长度,缓冲区长度等

15.找出临时存储媒介的限定范围

如:邮箱,CD的最大长度

16.查找通信的限制

如:消息文件的超时或最大长度。查出快超时前有多少数据可以传输

17.寻找数据临时存放的地方,找出存储数据、读和取出这些数据的功能。

制作存储和删除两个过程的测试场景,找出该地方是否会填满或溢出。

18.长时间不停的多个用户同时进行系统的各项操作(一般用脚本或工具实现),观察系统资源占用情况,直到系统无反应或死机为止,获取系统可以承受的最大业务处理量,或最多访问用户数,提交给开发,让其设置系统容量检查指标

19.网络容量测试,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网络数据传输功能,如果存在,通过压力测试,获得网络最大传输量,提交给开发,让其设置网络容量检查指标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uanxz/p/512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