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罗辑思维

        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的获取,包括读书看报之类的,可以大量的复制之类的标价出售的学习方式;第二是训练,知识通过自己的身体加工之后,再输出成某个成果。比如反复训练一个打球的一个动作,将几个页书做成一个PPT,将知识进行总结用口语说出来。训练的好处在于可以将软的知识,转化成肌肉记忆这样的东西,完成实质上的提升。有些人很用功,但是进步很少,原因可能就是他们仅仅是吸取知识,但从不对自己进行训练。

        爱因斯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说了一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结果中国的儿童教育家们就记住了这一句话。到了郑渊洁一代此话已经被推论到“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

        对科幻小说和通话故事这种想象力,我认为存在两个等级。初级的想象力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玩“what if”(如果)游戏。what if老鼠能说话?What if老鼠能驾驶玩具飞机?what if 老鼠能开玩具车?郑渊洁的想象力就是这个级别的。一个整天都在问what if的人,可以写出一大堆童话故事来。这些故事讲的其实不是老鼠,而是披着老鼠的人。孩子们以为听到了一个关于老鼠的故事,郑渊洁其实是讲述小朋友自己的故事。而“小朋友自己的故事”,成不了世界名著。我们注意,这种“what if”想象力完全是自由的,你没有义务解释肚子里为什么能长出樱桃树。每人会追问这个问题,因为每人关心你这个故事。

      想要写一个像《指环王》,或者《哈利波特》,或者最近的《阿凡达》,这样有很多人关心的故事来,所需要的是另一个等级的想象力。一种不自由的想象力。

        写幻想的世界名著,你必须构建一个完全自洽的想象世界。“自洽”,self-consistant,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你必须解释为什么有些山可以在潘多拉星球悬浮--因为山上的矿石中含有常温超导物质,而且该星球磁场紊乱--而人类之所以要来这个星球就是为了这种物质--潘多拉星球磁场紊乱,这也是该星球上的动物有一定的感应能力的原因--而磁场之所以紊乱是因为附近有几颗别的行星,你都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几件事必须能够互相解释,是一个完备的逻辑系统。

        除此之外,你要估算潘多拉星球的大气密度,你“想象”出来的这些动植物必须符合这个星球的环境,你得请语言学家专门给土著发明一种语言……你编制了一本《潘多拉星球百科全书》。

        《指环王》和《哈利波特》也是如此。除了世界观自成体系外,这两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坐着对欧洲神话要有相当深的研究。各种魔法,种族和道具不能胡乱想象,必须符合一定的传统。我国的《西游记》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请问这种想象力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的吗?是步步为营精心计算出来的。为什么想象力必须跟实际有联系?因为说不通的东西人们不感兴趣。我就对“肚子里长樱桃树”这种完全不靠谱的故事完全不感兴趣。

        所以最高级别的想象力其实是不自由的。正是因为不自由,它的难度才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导演拍不出《阿凡达》,他们缺的不是“自由”,而是这种“不自由”的超难脑力和物力。

         “自由想象力崇拜”的背后,是“顿悟崇拜”。这种思想认为一般人终日被自己的知识所束缚,而一旦跳出这种束缚,就能取得重大的突破。这种思想其实是对科学发现的庸俗理解。

       一旦有一个一般人没想到的发明出现,就会有人解说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发明,是因为他是“自由想象”的。好像科学中存在无数个可怕的“禁区”,别的科研人员从来都不敢往这个方向上想一样。其实你能想到的东西,专业人员早就想过了。

        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可能每天都有无数个怪异的想法,真正困难的不是产生“怪异”的想法,而是产生“对”的想法。

        你的理论的疯狂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令我们意见不一的关键是,它是否疯狂到有正确的可能。---尼尔斯.波尔

        罗胖曰:有价值的想象力包含三个特质----

        1.建立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而非欲望的基础上。

        2.逻辑自洽。简单地说就是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

        3.经过有训练的技巧,可以表现为作品。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di520/p/416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