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e Management Spatial Partitioning

 Scene Management ---Spatial Partitioning

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今天又仔细考虑了空间划分,偶有心得,记录下来:)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非常简单,当以quadtreek-d tree等空间数据接口划分场景时,所有节点都可以储存物体(方法一),还是仅在叶节点储存(方法二)?为了方便讨论,此处的空间数据结构仅用于实现裁剪和碰撞检测,而不用于物体空间位置的层次变换。

         两种不同的设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希望如何处理跨越多个节点边界的物体。对于第一种方法,当物体跨越了多个节点时,则向上寻找一个刚好能完全包含物体的高级节点,把节点储存在这个节点中;第二种方法则把物体添加到所有与物体相交的叶节点中。第一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设计简单,每个物体只有一个相对应的节点,物体的插入,移动,删除代价都比较小,空间储存需求也较低。但缺点也是明显的,所有节点都可能有物体,增加了碰撞检测时的逻辑,更重要的是高层节点中可能出现大量体积较小的物体,影响碰撞检测时的效率,也违背了空间划分的最初目的。第二种方法则恰恰相反,物体与节点一对多的关系,增加了物体在节点间移动的价相,但检测的效率则要不少。

      面对两种各有优缺,甚至“相对”的方法,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唯一的答案,这也就是引擎开发的迷人之处,总是需要艰难的做出选择。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分析和思考:以不同的方式分别处理动态和静态物体。所有静态物体储存在叶节点,而动态物体储存在合适的最小节点。这样动态物体可以高效的在节点间移动,同时又减少了与静态物体之间碰撞检测的次数。一般来说,由于场景中动态物体相对较少,因此大部分非叶节点都不会储存任何物体,可以考虑把静态和动态物体放到完全不同的两个数据结构中(两棵树)。静态物体之间是不需要碰撞检测的,检测的逻辑可以更加高效,避免大量不必要的静态物体节点访问。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对静态物体的空间划分方式进行预处理,不再使用quadtreeoctree等空间划分均匀,但物体分布不均匀的结构,而使用k-d tree/BSP等更合理的空间划分。同样,对于动态物体,也不必再坚持使用静态数据结构,loose k-d tree或者类似的动态结构效率也许会更高。再如WOW那样,动态物体都是生物,机械等体积差异不大的对象,数量不太多,不做动态物体间的碰撞检测,完全可以使用简单的均匀网格,或者深度非常浅的树来管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layman/p/172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