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本介绍

软件测试行业基本介绍:

  为什么要做软件测试:

    1.一款软件从无到有会经历很多的开发阶段,也会由不同的人来参与开发,所以最终产出的软件功能可能会存在问题。因此为了保证软件的功能是可用的,我们必须要进行测试。

    2.当前的软件件行业已经不再是功能为王了, 用户不仅仅只盯着软件的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还会对软件是否容易上手,执行效率是否 OK .....等一系列其它体验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也需要我们对软件进行大量的测试。

  为什么选择软件测试:

    1. 国内的软件行业对于专业的软件测试人员需求是慢慢变大。

    2. 有些人喜欢创造世界所以他们做了开发, 我们就是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所以做了测试。

  为什么不让开发的自己测试:

    1.当前行业有许多的测试从业人员本身之前都是开发的。

    2.专业度: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分别属于软件行业当中两个不同的技术方向。所以让专业人士做专事对于质量更加有保障。

    3.思维定式:在软件的开发周期中对于程序员来说他们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如何实现具体的软件功能,而不会去从用户的角度考虑如何去“奇葩”的使用这些功能。

    4.测试力度:相对于开发来说,产品就相当于是他们的“孩子”。所以“下手”就不会那么狠。

软件测试基本介绍:

  软件测试的定义

    1.狭义的软件测试定义:为发现软件缺陷而执行程序或系统的过程

    2.广义的软件测试定义:人工或自动运行或测定某系统的过程,目的在于检测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楚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间的差别

   软件测试的作用:

     1.通过测试工作可以发现并修复软件当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提高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信心。

     2.测试可以记录软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数据,从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测试可以降低同类型产品开发遇到问题的风险。

    软件测试的原则:

     1.测试证明软件存在缺陷:无论执行什么样的测试操作都保能证明当前软件是有缺陷的。

     2.不能执行穷尽测试:有些功能是没有办法将所有的测试情况都逻列出来,所以任何的测试操作都有结束的时间。

     3.缺陷存在群集现象:对于软件功能说,核心功能占 20%,非核心是 80%。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集中测试 20%的核心功能,所以这个部分发现缺陷的几率就会高于 80%。因此我们我们就会遇到缺陷都集中在 20% 功能模块里的现象。比如qq的核心功能就是聊天,但是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

     4.某些测试需要依赖特殊的环境

     5.测试应尽早介入:为了更多的发现和更好的解决软件中的缺陷,我们追求测试工作尽早的开展。

     6.杀虫剂现象:同样的一个测试用例不能重的执行多次,因为软件会对它产生免疫。  

     7.不存在缺陷谬论:任何软件不可能是完美的。

  软件测试对象介绍:

(对于当前的测试行业来说我们最经常测试的主体就是 软件( 主体功能 ),但是需要我们明白是一个软件也不仅仅只有功能需要测试。我们可以将软件分为三个部分组成:功能集合+使用说明书 + 配置数据。对于一款软件来说从无到有需要不同的过程,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分为不同阶段,然后每个阶段都会相应有测试对象 )

       1. 需求分析阶段:各种需求规格说明书。

    2. 软件架构设计:API 接口文档( 接口测试 )

    3. 编码实现阶段:源代码( 白盒测试、单元测试 )

    4. 系统功能使用:软件功能主体( 当前行业做的最多的一种测试 )

  软件测试级别:

(软件的开发都会依据相应的开发模型, 测试级别指的就在这个模型当中我们人为定义 则

的开发步骤。)

    1.单元测试[ UT unit test ]:在软件测试中单元指的就是组成软件最小的底层代码结构,一般就是类、函数、组件( 当下的软件测试行业,不会刻意要求测试人员对源代码进行测试 )。

    2.集成测试( IT system ingertaion test ):将多个单元模块组合在一起,然后验证它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否能正常工作( 接口测试 )

    3.系统测试( ST system test ):这是当前行业做的最多的一种测试。由测试人员充当用户然后对软件的功能主体进行测试。

    4.验收测试:

      (1) a测试 ---- 内测

      (2) b测试 -----公测

      (3) UAT( user acceptance test )测试---- 由客户派出对于业务非常精通的人员来使用该软件,从而对功能进行测试。

      (4) 验收测试的核心就是让用户为当前软件 "买单"

  常见的系统测试方法:

    1.按照测试对象进行分类

      (1).白盒测试:这种测试的主体就是软件的底层代码,不会在意外在的界面是否 OK ,只要求底层功能实现,同时逻辑正确。

      (2).黑盒测试:这种测试就是指测试软件外在主体功能是否可用。

      (3).灰盒测试:介于二者之间( 接口测试 )

    2.按照测试对象是否执行分类

      (1).静态测试:指的就是测试不执行。

      (2).动态测试:将软件运行在真实的使用环境中进行测试。

    3.按照测试手段进行分类

      (1).手工测试:由测试人员手动的对被测对象进行验证,优点就是可以灵活的改变测试操作及环境。

      (2).自动化测试:所谓自动化主要有二种形,一种是自已写测试脚本,另外一种就是通过第三方的工具对被测对象进行测试。优点就是可以高效率的去执行一些人工无法实现的操作。

 

  系统测试分类:

    1. 功能测试:验证当前的软件主体功能是否可用。

    2. 兼容性测试:验证当前软件在不同的环境下是否还可以使用。

    3. 安全测试:验证软件是否只是能授权用户提供功能使用。

    4. 性能测试:相对于当前软件消耗的资源 它的产出能力。

 

  测试软件质量:

    1. 功能性:软件需要满足用户显式或者稳式的功能。

    2. 易用性:软件易于学习 和上手使用。

    3. 可靠性:指的就是软件必须实现需求当中指明的具体功能。

    4. 效率性:类似于软件的性能。

    5. 可维护性:要求软件具有将某个功能修复之后继续使用的能力。

    6. 可移植性:当前软件可以从一个平台移植到另一个平台上去使用的能力。

  软件测试流程:

    1. 需求分析

      (1) 当前阶段的核心目的就是梳理清楚我们需要设计的点是什么。

      (2) 需求的来源:需求规格说明书、API 文档、竟品分析、个人经验

    2. 设计用例:

      (1) 用例就是用户为了测试软件的某个功能而执行的操作过程。

      (2) 设计用例是有方法的( 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 )

    3. 评审用例:对当前的用例进行添加或者删除。

    4. 配置环境

      (1) 环境:指的就是当前被测对象运行所需要的执行环境,做为测试人员需要具备配环境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一键安装的集成环境 】

      (2) 环境分类:操作系统 + 服务器软件 + 数据库 + 软件底层代码的执行环境。

    5. 执行用例

      (1) 一般在执行用例之前我们会做一个冒烟测试。 这种测试的核心就是快速的对当前软件的核心功能或者主体执行流程进行验证。如果冒烟测试阶段有问题,则可以将此版本回退给开发。

      (2) 如果冒烟测试通过那么才会开展示全面的测试。

    6. 回归测试及缺陷跟踪

      (1) 回归测试指的就是当我们将某个缺陷提交给开发之后,由它们进行修复,修复完成之后需要测试认员再次对其进行测试【回归测试】

      (2) 缺陷跟踪:指的就是当测试人员发现某个缺陷之后需要一直对其进行状态的跟踪。

    7. 输出测试报告;将当前的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可视化的输出。方便其它人去查看。

    8. 测试结束:当将整个测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文档进行整理归档,方便后续版本使用。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l3/p/1308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