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装饰器

def w1(func):
    def inner():
        # 验证1
        # 验证2
        # 验证3
        return func()
    return inner
 
@w1
def f1():
    print 'f1'

当写完这段代码后(函数未被执行、未被执行、未被执行),python解释器就会从上到下解释代码,步骤如下:

  1. def w1(func):  ==>将w1函数加载到内存
  2. @w1

没错,从表面上看解释器仅仅会解释这两句代码,因为函数在没有被调用之前其内部代码不会被执行。

从表面上看解释器着实会执行这两句,但是 @w1 这一句代码里却有大文章,@函数名 是python的一种语法糖。

如上例@w1内部会执行一下操作:

    • 执行w1函数,并将 @w1 下面的 函数 作为w1函数的参数,即:@w1 等价于 w1(f1)
      所以,内部就会去执行:
          def inner:
              #验证
              return f1()   # func是参数,此时 func 等于 f1
          return inner     # 返回的 inner,inner代表的是函数,非执行函数
      其实就是将原来的 f1 函数塞进另外一个函数中
    • 将执行完的 w1 函数返回值赋值给@w1下面的函数的函数名
      w1函数的返回值是:
         def inner:
              #验证
              return 原来f1()  # 此处的 f1 表示原来的f1函数
      然后,将此返回值再重新赋值给 f1,即:
      新f1 = def inner:
                  #验证
                  return 原来f1() 
      所以,以后业务部门想要执行 f1 函数时,就会执行 新f1 函数,在 新f1 函数内部先执行验证,再执行原来的f1函数,然后将 原来f1 函数的返回值 返回给了业务调用者。
      如此一来, 即执行了验证的功能,又执行了原来f1函数的内容,并将原f1函数返回值 返回给业务调用着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lan-babyblog/p/5191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