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猿看市场

入行也有好几年了,经了无数的改需求、加需求之后终于大彻大悟:

为什么会有该需求、加需求的说法呢?

追其根本:

1、  由于马云爸爸的阿里帝国的建设加上市场经济的僵死,导致很多企业无法生存,为了生存都想到了转型,希望抓住互联网这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来拯救自己的企业。但自己本身对互联网一无所知,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已外包公司。这种人暂且定义为盲目追风型。

2、  由于互联网一个又一个巨富出现,让很多整天做白日梦的梦想家看到了希望,然后凭空想象出一条“天才般”的致富之路,然后找到外包公司。这种人定义为空想型。

3、  一些发展还算不错的企业,为了扩张自己的业务,赶上国家号召的互联网加的思想,经过各方面的考虑,开始朝着互联网发展,但自身公司现有业务跟互联网也没有什么交集,为了快速的抢占市场,快速的开发出自己想要的软件,于是找到了外包公司。这种人暂且定义为实力型。

4、  由于整个市场环境所致,一些接触过互联网的人看到市场需求,产生了创业思想。其中包括:技术型、销售型、战略型,三大部分人员。

(1)       销售型:由于自身接触的市场,有一定的客户资源,总以为自己能拉到项目就有钱赚,然后随便找了一个产品做代理或者随便找了一个技术人员就开始做公司。因为前期处于公司起步阶段,也就是公司没钱、没客户,养不起技术人员,只能跟技术人员谈理想、谈股份、画饼、安排一个看似重要的岗位给你,用尽一切手段,只为一点用最低的工资,让别人为自己卖命。为了公司发展,自己开始跑市场,最后发现市场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自己根本搞不定,于是开始寻找牛B的互联网销售人员,并承诺工资按项目提出来算(我接触过的最高提成是项目总金额的20%),这个比什么股份、职位来的实在的多,于是招来了一批销售。销售为了自己的业绩,开始肆无忌惮的跑市场,降价格,只要能签单,什么都不管不问。公司拿到一些项目后,还没开始开发,销售就先拿走一部分钱,没有什么需求调研、没有什么开发周期、没有什么项目评估,最后到了技术手里,技术加班加点的赶,最后发现项目根本不可能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好项目黄了。

(2)       技术型:一些做了几年技术的人开始做公司,找了几个销售,由于做技术的本性,心里是不愿意和客户谈什么价格的,找了几个销售,最后发现销售一窍不通,只能自己出马,虽然自己不愿意用降价格来获得市场竞争力,但为了生存,只能一步一步的降低价格,一步一步的妥协需求。

(3)       战略型:为了公司多元化的发展,开始部署互联网发展战略,由于不缺钱,可以养一批不错的技术,自身公司的资源也比较多,然后一家下属科技公司成立了,从总体上来讲,这种公司有很不错的前景。

综合前面加的:

1、当销售型公司遇到盲目追风型客户:由于客户也算是商场上的老油条,在价格谈判上总是把价格往死里圧,为了生存,销售型外包公司接下项目,但最后发现,客户要把所有的线下有的无的都加到软件里面。最后公司技术不行,项目GG。公司GG。

2、当销售型公司遇到空想型客户:直接GG。

3、当销售型公司遇到实力型客户:客户看不上你,GG。

4、当技术型公司遇到盲目追风型客户:在不断改,不断追尾款的过程中,项目没完没了,GG。

5、当技术型公司遇到空想型客户:放心,即使项目做出来也收不到钱的,因为客户就没钱。

6、当技术型公司遇到实力型客户:很容易达成合作,但价格会比较低,然后客户会安排人员和公司技术对接需求,不断的该需求,不断的加需求,为了收尾款,技术人员没日没夜的干,各种“总”在指导着你该怎么做,各种先做出来看看,不行再改。

7、当战略型公司遇到盲目追风型客户:可以达成合作,但价格还会比较低,因为“战略思想”,谈的是后期合作,不谈钱。然后技术人员往死了做,最后并没什么用,因为项目就没有后期,而公司只会用你创造的价值来衡量你的价值,所以技术人员GG。

8、当战略型公司遇到空想型客户:GG;

9、当战略型公司遇到实力型客户:达成合作,能收到一些辛苦钱,但之一切取决以双方领导拼命压榨技术人员。

纵观所有,并没有公司把注意力放在项目任何定需求、如何开发、如何实施、如何发展、如何运营这些至关重要的环节上,能不改吗?能不加吗?

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为初念。

纵使不吃不喝不睡觉,也得搞定BUG加需求。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MException/p/788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