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度张云龙的前端工程有感

小标题:我刚写前端不到半年,学习速度比较快,也可以说比较浮躁,最近在研究node,想自己揽了全栈的活儿,偶然看到了一篇叫前端架构那些事儿的文章,于是跟着文章,我找到了张云龙先生的git,看了一下他对前端架构的看法,自认为深有感触,因此记下来,以告诉自己是有多么肤浅。

张云龙先生以切图仔引入,然而我并不怎么会切图,可以说我是十分业余的前端设计者,我只会敲敲代码,搭搭页面,写写动画,可以说我巧妙地避过了先生说的人们对前端的看法,想一想,“幸运”!

“前端,是一种GUI软件”,“从本质上讲,所有Web应用都是一种运行在网页浏览器中的软件,这些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GUI)即为前端”,张云龙先生如是说。我想大家肯定都会这么认为。现在的前端,已经开始能够处理数据,能够满足许多客户的需求(当然没有后台是不行的),像是一个独立的应用呈现在客户面前,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因此,不断深入发展的前端逻辑和框架也让前端成为了不能只是一人两人去搭建的平台,那么张云龙先生认为前端工程是如何划分的呢?

前端工程分三个阶段:库/框架选型、简单构建优化、JS/CSS模块化开发、提升多人合作开发效率及性能优化。

第一阶段:库/框架选型

  前端工程建设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根据项目特征进行技术选型。

第二阶段:简单构建优化

  前端工程进行到第二阶段会选型一种构建工具,对代码进行压缩,校验,之后再以页面为单位进行简单的资源合并。

第三阶段:JS/CSS模块化开发(分治)

  分而治之是软件工程中的重要思想,是复杂系统开发和维护的基石,这点放在前端开发中同样适用。在解决了基本开发效率运行效率问题之后,前端团队开始思考维护效率,模块化是目前前端最流行的分治手段。JS模块化方案很多,AMD/CommonJS/UMD/ES6 Module等,对应的框架和工具也一大堆,说起来很烦,大家自行百度吧;CSS模块化开发基本都是在less、sass、stylus等预处理器的import/mixin特性支持下实现的。

第四阶段:组件化开发与资源管理

前端是一种技术问题较少、工程问题较多的软件开发领域。

当我们要开发一款完整的Web应用时,前端将面临更多的工程问题,比如:

  • 大体量:多功能、多页面、多状态、多系统;
  • 大规模:多人甚至多团队合作开发;
  • 高性能:CDN部署、缓存控制文件指纹、缓存复用、请求合并、按需加载、同步/异步加载、移动端首屏CSS内嵌、HTTP 2.0服务端资源推送

 做到第四阶段要做的事:

第一件事:组件化开发

分治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工程优化手段。在我看来,前端作为一种GUI软件,光有JS/CSS的模块化还不够,对于UI组件的分治也有着同样迫切的需求:

如上图,这是我所信仰的前端组件化开发理念,简单解读一下:

  1. 页面上的每个 独立的 可视/可交互区域视为一个组件;
  2. 每个组件对应一个工程目录,组件所需的各种资源都在这个目录下就近维护
  3. 由于组件具有独立性,因此组件与组件之间可以 自由组合
  4. 页面只不过是组件的容器,负责组合组件形成功能完整的界面;
  5. 当不需要某个组件,或者想要替换组件时,可以整个目录删除/替换。

其中第二项描述的就近维护原则,是我觉得最具工程价值的地方,它为前端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分治策略,每个开发者都将清楚的知道,自己所开发维护的功能 单元,其代码必然存在于对应的组件目录中,在那个目录下能找到有关这个功能单元的所有内部逻辑,样式也好,JS也好,页面结构也好,都在那里。

组件化开发具有较高的通用性,无论是前端渲染的单页面应用,还是后端模板渲染的多页面应用,组件化开发的概念都能适用。组件HTML部分根据业务选型的不同,可以是静态的HTML文件,可以是前端模板,也可以是后端模板。

基于这样的工程理念,我们很容易将系统以独立的组件为单元进行分工划分:

由于系统功能被分治到独立的模块或组件中,粒度比较精细,组织形式松散,开发者之间不会产生开发时序的依赖,大幅提升并行的开发效率,理论上允许随时加入新成员认领组件开发或维护工作,也更容易支持多个团队共同维护一个大型站点的开发。

结合前面提到的模块化开发,整个前端项目可以划分为这么几种开发概念:

名称说明举例
JS模块 独立的算法和数据单元 浏览器环境检测(detect),网络请求(ajax),应用配置(config),DOM操作(dom),工具函数(utils),以及组件里的JS单元
CSS模块 独立的功能性样式单元 栅格系统(grid),字体图标(icon-fonts),动画样式(animate),以及组件里的CSS单元
UI组件 独立的可视/可交互功能单元 页头(header),页尾(footer),导航栏(nav),搜索框(search)
页面 前端这种GUI软件的界面状态,是UI组件的容器 首页(index),列表页(list),用户管理(user)
应用 整个项目或整个站点被称之为应用,由多个页面组成  

以上5种开发概念以相对较少的规则组成了前端开发的基本工程结构,基于这些理念,我眼中的前端开发就成了这个样子:

综合上面的描述,对于一般中小规模的项目,大致可以规划出这样的源码目录结构:

如果项目规模较大,涉及多个团队协作,还可以将具有相关业务功能的页面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子系统,进一步将整个站点拆分出多个子系统来分配给不同团队维护。

第二件事:“智能”静态资源管理

上面提到的模块化/组件化开发,仅仅描述了一种开发理念,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开发规范,倘若你认可这规范,对它的分治策略产生了共鸣,那我们就可以继续聊聊它的具体实现了。

很明显,模块化/组件化开发之后,我们最终要解决的,就是模块/组件加载的技术问题。然而前端与客户端GUI软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前端应用没有安装过程,其所需程序资源都部署在远程服务器,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不同的页面来加载不同的资源,随着页面访问的增加,渐进式的将整个程序下载到本地运行,“增量下载”是前端在工程上有别于客户端GUI软件的根本原因。

上图展示了一款界面繁多功能丰富的应用,如果采用Web实现,相信也是不小的体量,如果用户第一次访问页面就强制其加载全站静态资源再展示,相信会 有很多用户因为失去耐心而流失。根据“增量”的原则,我们应该精心规划每个页面的资源加载策略,使得用户无论访问哪个页面都能按需加载页面所需资源,没访 问过的无需加载,访问过的可以缓存复用,最终带来流畅的应用体验。

这正是Web应用“免安装”的魅力所在。

由“增量”原则引申出的前端优化技巧几乎成为了性能优化的核心,有加载相关的按需加载、延迟加载、预加载、请求合并等策略;有缓存相关的浏览器缓存 利用,缓存更新、缓存共享、非覆盖式发布等方案;还有复杂的BigRender、BigPipe、Quickling、PageCache等技术。这些优 化方案无不围绕着如何将增量原则做到极致而展开。

所以我觉得:

相信这种贯彻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在HTTP1.x还是HTTP2.0时代,无论在ES5亦或者ES6/7时代,无论是 AMD/CommonJS/UMD亦或者ES6 module时代,无论端内技术如何变迁,我们都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要做好前端程序资源的增量加载。

正如前面说到的,第三阶段前端工程缺少点什么呢?我觉得是在其基础架构中缺少这样一种“智能”的资源加载方案。没有这样的方案,很难将前端应用的规 模发展到第四阶段,很难实现落地前面介绍的那种组件化开发方案,也很难让多方合作高效率的完成一项大型应用的开发,并保证其最终运行性能良好。在第四阶 段,我们需要强大的工程化手段来管理”玩具般简单“的前端开发。

在我的印象中,Facebook是这方面探索的伟大先驱之一,早在2010年的Velocity China大会上,来自Facebook的David Wei博士就为业界展示了他们令人惊艳的静态网页资源管理和优化技术。

David Wei博士在当年的交流会上提到过一些关于Facebook的一些产品数据:

  • Facebook整站有10000+个静态资源;
  • 每个静态资源都有可能被翻译成超过100种语言版本;
  • 每种资源又会针对浏览器生成3种不同的版本;
  • 要针对不同带宽的用户做5种不同的打包方法;
  • 有3、4个不同的用户组,用于小批次体验新的产品功能;
  • 还要考虑不同的送达方法,可以直接送达,或者通过iframe的方式提升资源并行加载的速度;
  • 静态资源的压缩和非压缩状态可切换,用于调试和定位线上问题

这是一个状态爆炸的问题,将所有状态乘起来,整个网站的资源组合方式会达到几百万种之多(去重之后统计大概有300万种组合方式)。支撑这么大规模前端项目运行的底层架构正是魏博士在那次演讲中分享的Static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静态资源管理系统),用以解决Facebook项目中有关前端工程的3D问题(Development,Deployment,Debugging)。

静态资源管理系统 = 资源表 + 资源加载框架

资源表是一份数据文件(比如JSON),是项目中所有静态资源(主要是JS和CSS)的构建信息记录,通过构建工具扫描项目源码生成,是一种k-v结构的数据,以每个资源的id为key,记录了资源的类别、部署路径、依赖关系、打包合并等内容,比如:

{
    "a.js": {
        "url": "/static/js/a.5f100fa.js",
        "dep": [ "b.js", "a.css" ]
    },
    "a.css": {
        "url": "/static/css/a.63cf374.css",
        "dep": [ "button.css" ]
    },
    "b.js": {
        "url": "/static/js/b.97193bf.js"
    },
    "button.css": {
        "url": "/static/css/button.de33108.js"
    }
}
而资源加载框架则提供一些资源引用的API,让开发者根据id来引用资源,替代静态的script/link标签来收集、去重、按需加载资源。调用这些接 口时,框架通过查表来查找资源的各项信息,并递归查找其依赖的资源的信息,然后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各种性能优化算法来“智能”加载资源。
根据业务场景的不同,加载框架可以在浏览器中用JS实现,也可以是后端模板引擎中用服务端语言实现,甚至二者的组合,不一而足。

这种设计很快被验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能够完美支撑不同团队不同技术规范下的性能优化需求,前面提到的按需加载、延迟加载、预加载、请求合并、文件 指纹、CDN部署、Bigpipe、Quickling、BigRender、首屏CSS内嵌、HTTP 2.0服务端推送等等性能优化手段都可以很容易的在这种架构上实现,甚至可以根据性能日志自动进行优化(Facebook已实现)。

因为有了资源表,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控制资源加载,通过各种手段在运行时计算页面的资源使用情况,从而获得最佳加载性能。无论是前端渲染的单页面应用,还是后端渲染的多页面应用,这种方法都同样适用。

此外,它还很巧妙的约束了构建工具的职责——只生成资源表。资源表是非常通用的数据结构,无论什么业务场景,其业务代码最终都可以被扫描为相同结构 的表数据,并标记资源间的依赖关系,有了表之后我们只需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定制不同的资源加载框架就行了,从此彻底告别一个团队维护一套工具的时代!!!

由于先天缺陷,前端相比其他软件开发,在基础架构上更加迫切的需要组件化开发和资源管理,而解决资源管理的方法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一个通用的资源表生成工具 + 基于表的资源加载框架

近几年来各种你听到过的各种资源加载优化策略大部分都可以在这样一套基础上实现,而这种优化对于业务来说是完全透明的,不需要重构的性能优化——这不正是我们一直所期盼的吗?正如魏小亮博士所说:我们可以把优秀的人集中起来去优化加载。

如何选型技术、如何定制规范、如何分治系统、如何优化性能、如何加载资源,当你从切图开始转变为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想说:

你好,工程师!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zy528/p/482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