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安装与使用

redis的下载安装

从redis.io官网下载最新版redis-X.Y.Z.tar.gz,或者从githubhttps://github.com/MicrosoftArchive/redis/releases下载msi后缀的文件,msi后缀的文件强大在安装之后自动会给你添加到widow服务中。redis服务不会随你开机关机而需重新开启redis服务。

这里说下windows安装

解压打开安装文件之后,一直next,其中有几个需要勾选

接下来就正常安装直到Finish。

使用以下命令启动redis服务端(redis.windows.conf是设置文件)

redis-server C:/redis/redis.windows.conf

出现以上界面启动成功。但是关闭上面这个cmd窗口就关闭redis服务器服务了。每次使用都需要打开此服务

redis作为windows服务启动方式

redis-server --service-install redis.windows.conf

将redis加到Windows服务中。首先还是要启动redis服务器端,然后在运行redis客户端,然后通过Windows的service-install命令(就是以上命令),以后就可以使用win的服务启动(就是win自动在后台给你启动redis,不用你每次输入redis启动命令),而不需要每次都要打开一个DOS界面启动了。(DOS就是window的cmd窗口)

启动服务:redis-server --service-start
停止服务:redis-server --service-stop
其他
mac和linux直接
redis 安装成功以后,window下的配置文件保存在软件 安装目录下,如果是mac或者linux,则默认安装/etc/redis/redis.conf

在 Ubuntu 系统安装 Redi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redis-server
启动 Redis
$ redis-server

redis的核心配置选项

  • 绑定ip:如果需要远程访问,可将此⾏注释,或绑定⼀个真实ip

    bind 127.0.0.1

  • 端⼝,默认为6379

    port 6379

  • 是否以守护进程运⾏[这里的配置主要是linux和mac下面需要配置的]

    • 如果以守护进程运⾏,则不会在命令⾏阻塞,类似于服务
    • 如果以⾮守护进程运⾏,则当前终端被阻塞
    • 设置为yes表示守护进程,设置为no表示⾮守护进程
    • 推荐设置为yes

    daemonize yes

  • 数据⽂件

    dbfilename dump.rdb

  • 数据⽂件存储路径

    dir .

  • ⽇志⽂件

    logfile "C:/tool/redis/redis-server.log"

  • 数据库,默认有16个

    database 16

  • 主从复制,类似于双机备份。

    slaveof

Redis的使用

redis是一个开源的,使用c语言编写的,支持网络交互、可基于内存也可持久化的Key-Value数据库。并且是个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mysql,oracle,sqlserver,sqlite)

特点:
1. 数据存放表中,表与表之间有关系
2.通用的SQL操作语言
3.大部分支持事务

非关系型数据库(redis, hadoop,mangoDB)

1.没有数据表的概念,不同的nosql数据库存放数据的位置不同
2.nosql数据库没有通用的操作语言
3.基本不支持事务, redis支持简单事务

redis:
内存型(数据存放在内存中)的非关系型(nosql)key-value(键值存储)数据库,
支持数据的持久化(注: 数据持久化时将数据存放到文件中,每次启动redis之后会先将文
件中数据加载到内存),经常用来做缓存(用来缓存一些经常用到的数据,提高读写速度)。

redis是一款基于CS架构的数据库,所以redis有客户端,也有服务端。

其中,客户端可以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也可以终端命令行工具

redis客户端连接服务器:(可以连接其他人的服务器,当然别人的redis需要配置,将redis.window.conf中

56行:#bind 127.0.0.1 注释 解除默认绑定 75行:protected-mode no (将yes改成no)关闭保护模式)

redis-cli -h `redis服务器ip` -p `redis服务器port`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zsy/p/1261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