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装饰模式

  装饰(Decorator)模式又名包装(Wrapper)模式[GOF95]。装饰模式以对客户端透明的方式扩展对象的功能,是继承关系的一个替代方案。

  装饰模式使用原来被装饰的类的一个子类的实例,把客户端的调用委派到被装饰类。装饰模式的关键在于这种模式是完全透明的。

  

  抽象构建角色(Component):给出一个抽象接口,以规范准备接收附加责任的对象。

  具体构建角色(Concrete Component):定义一个将要接收附加责任的类。

  装饰角色(Decorator):持有一个构建(Component)对象的实例。并第一个与抽象构建接口一样的接口。

  具体装饰角色(Concrete Decorator):负责给构建对象贴上附加的责任。

  在以下情况下应当使用装饰模式:

    1. 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或给一个类增加附加责任。

    2. 需要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再动态地撤销

    3. 需要增加由一些基本功能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非常大量的功能,从而使继承关系变得不现实。

  使用装饰模式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1. 装饰模式与继承关系的目的都是要扩展对象的功能,但是装饰模式可以提供比继承更多的灵活性。

    2. 通过使用不同的具体装饰类以及这些装饰类的排列组合,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行为的组合。

    3. 这种比继承更加灵活机动的特性,也同时意味着装饰模式比继承更加易于出错。

  使用装饰模式主要有以下的缺点:

    由于使用装饰模式,可以比使用继承关系需要较少数目的类。使用较少的类,当然使设计比较易于进行。但是,在另一方面,使用装饰模式会产生比使用继承关系更多的对象。更多的对象会使得查错变得困难,特别是这些对象看上去都很相像。

  

  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个装饰类的接口必须与被装饰类的接口相容。

    2.尽量保持( Component)做为一个“轻”类,不要把太多的逻辑和状态放在 Component里面。

    3.如果只有一个 ConcreteComponent 类而没有抽象的 Component 类(接口),那么Decorator 类经常可以是 ConcreteComponent 的一个子类。如下图所示:

    

    

  4.如果只有一个 ConcreteDecorator 类,那么就没有必要建立一个单独的 Decorator 类,而可以把Decorator和ConcreteDecorator的责任合并成一个类。

  总结:这个装饰者模式 从结构上来说 就是有一个基类定义了一些简单的方法,然而 在实现的子类当中有一个子类 不但继承了这个基类而且还聚合了基类,等到具体的装饰对象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继承与这个装饰对象,去实现自己。 客户端在调用的时候 就可以直接调用 这个被装饰的子类,并且还可以实现多层次的 附加操作,也就是多层包装,至于包装的顺序以及内容可以自己通过继承装饰类 进行扩展。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yj469470971/p/319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