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洗脑》:利用人类潜意识帮助营销的一些方法和实例。4星。

本书讲利用人类潜意识做营销的一些方法和实例。比较有趣。

以下是书中一些观点与信息的摘抄:

1:SIS公司发现53%的成年人和56%的青少年使用他们童年时记住的品牌,尤其是食品、饮料、保健产品和消费日用品#313

2:怀旧情绪是最强有力的隐形说客之一,而且它通过各种方式来对我们进行品牌洗脑。#486

3:你或许已经发现了,我们到目前为止讨论过的策略似乎都是针对女性的。这是因为有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对恐惧和负罪感更没有抵抗力。#665

4:医药公司不仅提醒着我们有一天会遇到的种种恐怖情况,比如令人尴尬的皮肤病、性功能障碍、癌症等,他们还每年花费几百万美元拿那些我们从没听说过的病症来激发我们内心的恐惧。#739

5:这就是为什么新鲜的花朵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为了“先入为主”地让我们在走进商店的那一刻有种新鲜的感觉。#807

6:大多数摆放汽水和果汁的冰柜都故意被调到某一个精确的温度,以达到这种“流汗”效果。#819

7:洗发水公司也意识到洗发水产生的丰富泡沫能激发出对“新鲜”和“清洁”的联想——泡沫意味着洗发水是强力的和令人精力充沛的。#858

8:然后经理决定在冻鱼下面放上冰块。突然间(很不合逻辑地),鱼的销量——别忘了是冻鱼——提高了74%。为什么?人们认为鱼更加新鲜仅仅是因为它们被放在冰块上面。#871

9:比如在可口可乐公司,营销专员会花大量时间讨论在印刷广告上和店内的冰箱上印上多少气泡。#1044

10:如果人们先看了异性的照片或听到关于约会的故事,他们就更可能为产品和活动埋单。#1294

11: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某些营销者已经意识到这种“比伯现象”了,而且当他们推销下一个青少年偶像时,他们故意地,也可以说是偷偷摸摸地以青少年作为幌子,实际瞄准的是那些青少年的妈妈们。#1563

12:畅销排行榜的说服力太强,以至于它们已经被移植到了图书出版业之外的产品和行业中——丝芙兰的畅销化妆品、《娱乐周刊》的“十大受欢迎电视节目”、《综艺》杂志的“每周十大票房最高的电影”,以及苹果iTunes音乐商店的“畅销”或“推荐”。#1843

13:过去总是比当下好,我提到的所有品牌和公司都知道大部分人就是这样想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运作的。#2406

14:在业内,我们把这个叫作“仙尘现象”(现象”(pixie-dustphenomenon),因为每次名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事物)与公众互动时,他们总会得到或者失去点魔力——他们的“仙尘”。#2478

15:枸杞产于中国和马来西亚,但是它最常和喜马拉雅山联系在一起。#2950

16:我们无法想象我们居然这么好骗,只是因为盒子上有张雨林的照片,就以为一颗浆果拥有神奇功效。但是事实就是如此。#2983

17:公司竭尽全力想让我们相信“天然”等于“健康”,但是这和真相差距太远了。#3059

18:这是因为一份针对200间门店的研究汇编来的数据表明,比起按顺时针方向移动的人,逆时针移动的购物者平均每次会多花2美元。#3523

19:斯帕奇还很聪明地给门店配备过大的购物篮,因为研究表明,购物篮越大,我们就越可能想把它填满。#3523

20:在银行门口,客户听到的音乐和缓而且热情(实际上,节拍比人的心跳还要慢)。他们走近柜台,音乐的节奏就会慢慢加快,在他们做交易的时候会达到顶点。结果呢?客户“感到”服务质量比原本的好上两倍——顺便一提,银行的收入也增加了10%。 #3605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uoqs/p/575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