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IT行业,相信没有一个人会否认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更新、新行业的兴起可谓是应接不暇,有的时候我们甚至还没来得及消化,相关知识就已经过时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及时地学习新技术,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就很难在IT行业取得好的发展。那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呢?

提高自学意识

意识源于实践,而良好的意识又反作用于实践,因此高效的自我学习行为必定要有良好的自学意识作支撑。对此,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工作了就不再需要自己学习了,很多东西学了工作上也用不到,并且很多时候公司也有培训。确实,很多公司越来越重视人才管理,为此设置了相关的培训课程,甚至有些公司还专门开办了自己的大学。能够获得企业的培训机会固然是好,不过这里也需要摆正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有些东西现在可能用不到,但却很有可能成为支撑自己未来发展的核心因素;另外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培训课程,都是标准化课程,都是面向一个群体,而很难做到定制化,这样一来企业所教授的并非完全适合自己。

人生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八个小时之外,这对瞬息万变的IT行业从业者更是如此,甚至可以说,良好的自学意识已经成为IT从业者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做好时间管理

很多时候,时间都是一个人选择或放弃一件事情最好的理由。一个典型的现象是,人们在工作之后,面对学习或其他一些事情时,往往都会说“真的很忙,真的是没有时间啊!”。的确,在阻碍一个人学习的各项障碍中,时间可能是被提及最频繁的,白天工作了一天,晚上和朋友或家人出去吃吃饭、散散步、看看电影,时间不知不觉中就没有了。没有时间学习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而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做到两全其美,就需要做好时间管理。

对于工作人士的时间管理,我们建议可以考虑碎而灵活的时间管理方法。所谓碎而灵活的时间管理,概括来说就是在明确整体目标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每天学习的时长,至于学习的时间段则不作特定限制。这种时间管理方法的核心点主要有三点:1.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明确。在学习之前,必须要明确学习的整体目标,进而将整体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阶段性目标。例如,30天读完一本书即是学习的整体目标,而每周必须读完两章则是阶段性目标;2.10分钟的学习内容安排30分钟的学习时间。相对于在校生,从业者学习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并且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为自己安排宽松的学习时间,有利于缓解自身学习压力,学习效果也会比较好;3.时间管理需要一颗坚持的心。时间管理是一个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而要顺利完成这个过程的转变,坚持则是必备因素。

相对于从业者,在校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学习,其时间管理更适合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规划。其实,决定大学生学习能力好坏的因素往往不是时间,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下面的内容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保持理性的选择

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从业者,都会或多或少面临着这样的困惑:该学的东西很多,自己都想学,但时间有限,应该优先学哪个呢?在此困惑下,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会一下子选择很多课程或知识,结果常常是无一所成。面对选择,我们建议保持理性。

何为理性的选择,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同时学习多种知识,但尽量避免同时学习的科目超过3个,最好是1-2个,并且学什么也不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但切忌虎头蛇尾;对于从业者而言,选择的目标性更强。至于优先选择学什么,我们建议尽量避免随潮流,例如英语等,可以优先学习自己在一年之内可以用到的知识,因为如果自己学习的东西在一年之内用不到的话,就很容易被自己遗忘,进而失去学习的意义。

化他有为己有

除了利用专职的时间进行学习以外,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最佳选择。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发展是按照相对固定的职业通道发展,例如初级软件工程——>中级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在这样的职业通道中,自己的上级将成为自己学习的最佳对象。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可以认真观察自己的上级是如何做的,尤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通过不断的模仿和总结,他人的经验将逐步转变成自己的能力。这其中观察是基础,模仿是关键,总结分析是核心。

这里面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作经验。无论是求职还是升迁,工作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这里讲的工作经验指的是能力的积累,而非工作时间的堆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是五年的工作经验,有的人可以做到项目总监、技术总监,而有的人则还是程序员,当然这里没有歧视程序员的意思。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就在于工作经验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也特别提醒从业者和即将成为从业者的在校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好的工作,需要自己在工作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学习、更多的主动性、更多的思考。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retc/p/344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