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

(一)异常红细胞
1.红细胞大小异常
小红细胞
临床意义:
增多: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如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

大红细胞
临床意义:
增多: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大红细胞
临床意义: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性巨大幼稚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大小不等
临床意义:
严重增生性贫血,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最明显。

2.红细胞形态异常
球形红细胞
临床意义:
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椭圆形红细胞
临床意义:
正常人不超过15%;增多:高于25-50%对遗传性椭圆细胞增多症有诊断价值;大细胞性贫血可达25%,其它贫血也有不同程度增多。

靶形红细胞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地中海性贫血、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病、肝病、脾切除后及阻塞性黄疸。

镰形红细胞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遗传性镰形红细胞增多症。

口形红细胞
临床意义:
正常<4%,增多见于口形细胞增多症、急性乙醇中毒。

棘形红细胞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棘形细胞增多症(可高达70-80%),严重肝病或制片不当。

皱缩红细胞
临床意义:
可见于急性铅中毒、尿毒症等,也可见于血片干燥太慢。

锯齿红细胞
临床意义:
主要见于尿毒症、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丙酮酸激酶缺乏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裂片细胞
临床意义:
指红细胞碎片,主要见于DIC、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心源性溶血性贫血、化学中毒、肾功能不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染色异常
着色过浅
临床意义:
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血红蛋白病。

着色过深
临床意义:
中心淡染区不见,多见于先天性溶血性能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

嗜多色性红细胞
临床意义:
为一种未成熟的红细胞,主要见于增生性贫血。

4.红细胞结构异常
嗜碱点彩红细胞
临床意义:
铅、铋、汞中毒。

卡波环
临床意义:
见于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铅中毒等。

豪周氏小体
临床意义:
见于增生性贫血、脾切除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有核红细胞
临床意义:
正常外周血片中不见,可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髓外造血及严重缺氧等。

缗钱状红细胞
临床意义:见于多发性骨髓瘤。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q535228/p/1225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