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篇:8.1)开模前评审及提交资料

本章目的:明确开模前需要提交的资料,确保开模一次性成功。

 

1.前言

在现有机械行业制作技术的大环境下,除却必要的机加工零件之外,大部分的零件量产都需要开模制作。如塑胶、钣金、压铸、粉末冶金、锻造等。

但是模具是很贵的(这也是机械行业不容易得到实践经验的原因),所以为了确保模具质量和开模后零件的质量,还有为了最省钱,开模最好一次性达到设计要求而不要修模。

所以,开模前需要提交必要的资料,以确保零件第一次就做正确(零缺陷要求)。

最不可取的是反复修改模具,这在模具供应商和同行眼中都是技术能力低下的表现(虽然开模时不会有任何人当面说这件事)。

这里就以典型的塑胶件为例子。

 

2.模前评审阶段确认

查看总章,确认现在处于哪一个阶段。

 

3.阶段一需要提交的资料

这一个阶段主要是审核零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看似一句话能说清楚地事情,却需要大量的书面资料来证明零件所谓的合理。

作者总结出这一阶段评审的资料如下:
(作者写的有点严苛,按需要选择,但比没有好)

3.1 3d图纸

这也是需要检查的,是否简明合理(建模章节),是否预留合理间隙(取中值,理由如下图,在样机制作章节中也有描述)。3d图纸的合理与否常常被大多数公司忽略,但实际却是关系到制造(模具设计时就是直接用设计方3d图纸修正的),是非常需要检查的。

 

 

3.2 2d图纸

这个自不用说。

 

3.3 DFM设计评审表

这张表格的作用是表达该零件设计符合这种制造工艺。

如果是注塑件,那么对应的就是下面表格。

 

3.4 DFA表格

这张表格的作用是表达该零件设计能合理装配。

因为装配和制造的结构是牵扯在一起的,所以这张表格也很重要。

 

3.5 公差分析表格

描述零件设计有宽松的公差要求。

公差分析需要做完整,整个产品的公差有很多是牵扯在一起的,完整才能提高整体质量。所以公差分析的表格一定是厚厚一叠而不是薄薄的几张。

 

3.6 QFDI

客户需求转化为设计要求,这章表格是所有可靠性设计要求的由来,所以也很重要。

制作过程查看前面QFDI章节,一般一张足够。

 

3.7 QFDII

设计要求分配到产品特征;

制作过程查看前面QFDII章节,数量和零部件(2d图纸)相同。

 

3.8 DFMEA

DFMEA就是用来描述零件设计符合产品可靠性要求的,开模之前也要完善。

制作过程查看前面DFMEA章节,数量和QFDII相同。

 

3.9 总结

总结一下,需要提交的资料有:

1)3d图纸;
2)2d图纸;
3)DFM设计评审表;
4)DFA表格;
5)公差分析表格;
6)QFDI;
7)QFDII;
8)DFMEA;

 

不同公司对应结构评审的要求不同,提交的资料也不同。但有点可以肯定,越是详细的资料提交要求,产品的质量要求越好,一次性开模成功率越高(在不敷衍的情况下),所以不要把这些资料当成负担,而应该当成一种辅助工具。

建议读者可以去看一下APQP的流程(汽车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所以流程也严格),明确产品各阶段的设计输入和输出,着重明确提交这些资料的目的,然后完善这一阶段。

 

4.阶段二需要提交的资料

在阶段一明确了零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后,就需要开模流程的推进,其实就是如何与公司内部及供应商交流的问题。为此需要一些书面资料提供保障。

所以阶段二就是在阶段一的基础上,加上流程资料,这些资料有:

1)开模委托书;

2)工模表;

3) 工模制造要求

4)模具报价单;

5)零件报价单;

6)其他:视公司要求而定;

 

作者给出一些参考:

4.1 开模委托书

 

 

4.2 工模表

工模表上应具有相关产品的材料、名称、出模数目、模座大小、模仁材质、模具型式等。

//感觉这张表格有所欠缺,但作者暂时找不到更好的。
 

4.3 工模制造要求

讲述模具制作周期的合理性,可以单独提出,也可以附在别的单子后面。

 

4.4 模具报价单

 暂无

4.5 零件报价单

暂无

4.6 其他:视公司要求而定

暂无

5.结语

开模是一件麻烦事。用心做吧。

此刻最美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jc9915/p/924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