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学习笔记 Linux内核的四大功能简介

一 内存管理

默认情况下,运行在Linux系统上的每个进程都有各自的内存页面;进程不能访问其他进程正在使用的内存页面。

内核维护着自己的内存区域

用户进程不能访问内核进程的内存

可以创建一些共享内存页面,多个进程可在同一块共用内存区域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内核负责维护和管理这块共用内存区域并控制每个进程访问这块共享区域。

内核的系统内存管理主要是对1.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交换空间)2.共享内存的管理

二 软件程序管理

内核创建第一个进程(init进程)来启动系统上所有其他进程

内核启动时,将init加载到虚拟内存中。内核在启动任何其他进程时,都会在虚拟内存中给新进程分配一块专有区域来存储该进程用到的数据和代码

系统开机自动启动的进程通常位于专门的文件 /etc/inittab 或 /etc/init.d目录中

运行级决定init进程运行/etc/inittab文件 或者 /etc/rcX.d目录中定义好的某些特定类型的进程。

三 硬件设备管理

Linux系统将硬件设备(需要在内核代码中加入其驱动程序代码)当成特殊的文件,称为设备文件,分三种:

字符型

网络

四 文件系统管理

Linux内核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来从硬盘中读取或写入数据。

内核必须在编译时就加入对所有可能用到的文件系统的支持。

Linux内核采用虚拟文件系统(VFS)作为和每个文件系统交互的标准接口。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ulin-jun/p/5605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