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和or的新用法

原文链接

在看《集体智慧编程》第九章,对从Facebook上爬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时有这样一条语句让我很困惑。

    male1 = (data1['gender'] == 'Male') and 1 or 0
    male2 = (data2['gender'] == 'Male') and 1 or 0

咋一看,有点晕,就上网查了下,现将查到的知识记录下来。

  • and的优先级要大于or
  • a and b语句的输出全看a的Boolean值,如果a为True,输出b;反之,如果a为False,输出a
  • a or b语句的输出也全看a的Boolean值,如果a为True,输出a;反之,如果a为False,输出b

再把原因解释下:
这条语句实际输出的是最后一个判断条件的值,and和or语句的判断都是从左至右的。
即a and b会先判断a,如果a为True,则还需要判断b的Boolean值,不管b的Boolean值是什么,最后一个判断的是b,所以会输出b;反之,如果a为False,则不需要再判断b的Boolean值了,因为结果肯定为False,所以最后进行判断的就是a,也就是会输出a。
而a or b也是会先判断a,如果a的Boolean值为True,则不需要再判断b的Boolean值了,因为结果肯定是True了,也就是会输出a;如果a的Boolean值为False,则就需要再去判断b的Boolean值,不管b的Boolean值为多少,最后进行判断的都是b,也就是输出就为b。
光说不练假把式,就举几个例子看下:

>>> 4 and 5
5
>>> 4 or 5
4
>>> 3 and 4 or 5
4
>>> 3 and (4 or 5)
4
>>> 3 or 4 and 5
3
>>> (3 or 4) and 5
5
>>>

具体的推导过程就不说了,这个明白了后我们再看原来的语句就好理解了
这两条语句的主要作用是将原数据集中的性别一项转换为1和0两个容易处理的int型数据,它们等价于:

    if(data['gender'] == 'Male'):
        male = 1
    else:
        male = 0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中州韵,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zhongzhouyun/p/14975864.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ongzhouyun/p/1497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