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Swap详解

什么是Linux swap space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两段关于Linux swap space的英文介绍资料:

Linux divides its physical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into chucks of memory called pages. Swapping is the process whereby a page of memory is copied to the preconfigured space on the hard disk, called swap space, to free up that page of memory. The combined sizes of the physical memory and the swap space is the amount of virtual memory available.

Swap space in Linux is used when the amount of physical memory (RAM) is full. If the system needs more memory resources and the RAM is full, inactive pages in memory are moved to the swap space. While swap space can help machines with a small amount of RAM, it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 replacement for more RAM. Swap space is located on hard drives, which have a slower access time than physical memory.Swap space can be a dedicated swap partition (recommended), a swap file, or a combination of swap partitions and swap files.

Linux内核为了提高读写效率与速度,会将文件在内存中进行缓存,这部分内存就是Cache Memory(缓存内存)。即使你的程序运行结束后,Cache Memory也不会自动释放。这就会导致你在Linux系统中程序频繁读写文件后,你会发现可用物理内存变少。当系统的物理内存不够用的时候,就需要将物理内存中的一部分空间释放出来,以供当前运行的程序使用。那些被释放的空间可能来自一些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操作的程序,这些被释放的空间被临时保存到Swap空间中,等到那些程序要运行时,再从Swap分区中恢复保存的数据到内存中。这样,系统总是在物理内存不够时,才进行Swap交换。

在Linux下,SWAP的作用类似Windows系统下的“虚拟内存”。当物理内存不足时,拿出部分硬盘空间当SWAP分区(虚拟成内存)使用,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的情况。

SWAP意思是交换,顾名思义,当某进程向OS请求内存发现不足时,OS会把内存中暂时不用的数据交换出去,放在SWAP分区中,这个过程称为SWAP OUT。当某进程又需要这些数据且OS发现还有空闲物理内存时,又会把SWAP分区中的数据交换回物理内存中,这个过程称为SWAP IN。

当然,swap大小是有上限的,一旦swap使用完,操作系统会触发OOM-Killer机制,把消耗内存最多的进程kill掉以释放内存

数据库系统为什么嫌弃swap?

显然,swap机制的初衷是为了缓解物理内存用尽而选择直接粗暴OOM进程的尴尬。但坦白讲,几乎所有数据库对swap都不怎么待见,无论MySQL、Oracal、MongoDB抑或HBase,为什么?这主要和下面两个方面有关:

1. 数据库系统一般都对响应延迟比较敏感,如果使用swap代替内存,数据库服务性能必然不可接受。对于响应延迟极其敏感的系统来讲,延迟太大和服务不可用没有任何区别,比服务不可用更严重的是,swap场景下进程就是不死,这就意味着系统一直不可用……再想想如果不使用swap直接oom,是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这样很多高可用系统直接会主从切换掉,用户基本无感知。

2. 另外对于诸如HBase这类分布式系统来说,其实并不担心某个节点宕掉,而恰恰担心某个节点夯住。一个节点宕掉,最多就是小部分请求短暂不可用,重试即可恢复。但是一个节点夯住会将所有分布式请求都夯住,服务器端线程资源被占用不放,导致整个集群请求阻塞,甚至集群被拖垮。

从这两个角度考虑,所有数据库都不喜欢swap还是很有道理的!

 

swap的工作机制

既然数据库们对swap不待见,那是不是就要使用swapoff命令关闭磁盘缓存特性呢?非也,大家可以想想,关闭磁盘缓存意味着什么?实际生产环境没有一个系统会如此激进,要知道这个世界永远不是非0即1的,大家都会或多或少选择走在中间,不过有些偏向0,有些偏向1而已。很显然,在swap这个问题上,数据库必然选择偏向尽量少用。HBase官方文档的几点要求实际上就是落实这个方针:尽可能降低swap影响。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降低swap影响就必须弄清楚Linux内存回收是怎么工作的,这样才能不遗漏任何可能的疑点。

 

先来看看swap是如何触发的?

 

简单来说,Linux会在两种场景下触发内存回收,一种是在内存分配时发现没有足够空闲内存时会立刻触发内存回收;一种是开启了一个守护进程(swapd进程)周期性对系统内存进行检查,在可用内存降低到特定阈值之后主动触发内存回收。第一种场景没什么可说,来重点聊聊第二种场景,如下图所示:

 

Linux swap相关命令:

swapoff -a //停止所有的swap分区
sudo swapoff -v /swapfile //关闭某个分区
swapoff -a //关闭所有swap空间 (包含磁盘、文件)

swapon -a //开启所有swap空间(已经配置到/etc/fstab文件中的)
swapon -s // 显示交换分区的简要信息
free -m //查看swap空间大小
sysctl -q vm.swappiness //查询swap优先级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 //修改swap优先级,注:即使将值设为0,也并不会禁用swap,只是尽可能少用swap,多用实际内存。

查看Swap分区大小

查看Swap分区的大小以及使用情况,一般使用free命令即可,如下所示,Swap大小为2015M,目前没有使用Swap分区

[root@DB-Server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000        855        145          0         28        296

-/+ buffers/cache:        530        470

Swap:         2015          0       2015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swapon命令查看当前swap相关信息:例如swap空间是swap partition,Swap size,使用情况等详细信息

[root@DB-Server ~]# swapon -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sda3                               partition       2064344 0       -1

[root@DB-Server ~]# cat /proc/swap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sda3                               partition       2064344 0       -1

[root@DB-Server ~]# 

如图:

clip_image001

Swap分区大小设置

系统的Swap分区大小设置多大才是最优呢? 关于这个问题,应该说只能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具体还应该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和内存的负荷综合考虑,像ORACLE的官方文档就推荐如下设置,这个是根据物理内存来做参考的。

RAM

Swap Space

Up to 512 MB

2 times the size of RAM

Between 1024 MB and 2048 MB

1.5 times the size of RAM

Between 2049 MB and 8192 MB

Equal to the size of RAM

More than 8192 MB 

 0.75 times the size of RAM

另外在其它博客中看到下面一个推荐设置,当然我不清楚其怎么得到这个标准的。是否合理也无从考证。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4G以内的物理内存,SWAP 设置为内存的2倍。

4-8G的物理内存,SWAP 等于内存大小。

8-64G 的物理内存,SWAP 设置为8G。

64-256G物理内存,SWAP 设置为16G。

上下两个标准确实也很让人无所适从。我就有一次在一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64G的RAM),按照官方推荐设置了一个很大的Swap分区,但是我发现其实这个Swap几乎很少用到,其实是浪费了磁盘空间。所以如果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和内存的负荷综合考虑,其实应该按照第二个参考标准设置为8G即可。当然这个只是个人的一些认知。

释放Swap分区空间

[root@testlnx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64556      55368       9188          0        926      51405

-/+ buffers/cache:       3036      61520

Swap:        65535         13      65522

[root@testlnx ~]# swapon -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partition       67108856        14204   -1

使用swapoff关闭交换分区

[root@testlnx ~]# swapoff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使用swapon启用交换分区,此时查看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你会发现used为0了

[root@testlnx ~]# swapon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root@testlnx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64556      55385       9171          0        926      51406

-/+ buffers/cache:       3052      61504

Swap:        65535          0      65535

[root@testlnx ~]#

wap分区空间什么时候使用

系统在什么情况或条件下才会使用Swap分区的空间呢? 其实是Linux通过一个参数swappiness来控制的。当然还涉及到复杂的算法。

这个参数值可为 0-100,控制系统 swap 的使用程度。高数值可优先系统性能,在进程不活跃时主动将其转换出物理内存。低数值可优先互动性并尽量避免将进程转换处物理内存,并降低反应延迟。默认值为 60。注意:这个只是一个权值,不是一个百分比值,涉及到系统内核复杂的算法。关于该参数请参考这篇文章[转载]调整虚拟内存,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下面是关于swappiness的相关资料

The Linux 2.6 kernel added a new kernel parameter called swappiness to let administrators tweak the way Linux swaps. It is a number from 0 to 100. In essence, higher values lead to more pages being swapped, and lower values lead to more applications being kept in memory, even if they are idle. Kernel maintainer Andrew Morton has said that he runs his desktop machines with a swappiness of 100, stating that "My point is that decreasing the tendency of the kernel to swap stuff out is wrong. You really don't want hundreds of megabytes of BloatyApp's untouched memory floating about in the machine. Get it out on the disk, use the memory for something useful."

Swappiness is a property of the Linux kernel that changes the balance between swapping out runtime memory, as opposed to dropping pages from the system page cache. Swappiness can be set to values between 0 and 100 inclusive. A low value means the kernel will try to avoid swapping as much as possible where a higher value instead will make the kernel aggressively try to use swap space. The default value is 60, and for most desktop systems, setting it to 100 may affec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whereas setting it lower (even 0) may improve interactivity (by decreasing response latency.

有两种临时修改swappiness参数的方法,系统重启后失效

方法1:

[root@DB-Server ~]# more /proc/sys/vm/swappiness

60

[root@DB-Server ~]# echo 10 > /proc/sys/vm/swappiness

[root@DB-Server ~]# more /proc/sys/vm/swappiness

10

 

方法2

[root@DB-Server ~]#sysctl vm.swappiness=10

永久修改swappiness参数的方法就是在配置文件/etc/sysctl.conf里面修改vm.swappiness的值,然后重启系统

echo 'vm.swappiness=10' >>/etc/sysctl.conf

如果有人会问是否物理内存使用到某个百分比后才会使用Swap交换空间,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是这样一个算法,如下截图所示,及时物理内存只剩下8M了,但是依然没有使用Swap交换空间,而另外一个例子,物理内存还剩下19G,居然用了一点点Swap交换空间。

如图:

外调整/proc/sys/vm/swappiness这个参数,如果你没有绝对把握,就不要随便调整这个内核参数,这个参数符合大多数情况下的一个最优值。

Swap交换分区对性能的影响

我们知道Linux可以使用文件系统中的一个常规文件或独立分区作为Swap交换空间,相对而言,交换分区要快一些。但是和RAM比较而言,Swap交换分区的性能依然比不上物理内存,目前的服务器上RAM基本上都相当充足,那么是否可以考虑抛弃Swap交换分区,是否不需要保留Swap交换分区呢?这个其实是我的疑问之一。在这篇What Is a Linux SWAP Partition, And What Does It Do?博客中,作者给出了swap交换空间的优劣

Advantages:

  1. Provides overflow space when your memory fills up completely
  2. Can move rarely-needed items away from your high-speed memory
  3. Allows you to hibernate

Disadvantages:

  1. Takes up space on your hard drive as SWAP partitions do not resize dynamically
  2. Can increase wear and tear to your hard drive
  3.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rove performance (see below)

其实保留swap分区概括起来可以从下面来看:

首先,当物理内存不足以支撑系统和应用程序(进程)的运作时,这个Swap交换分区可以用作临时存放使用率不高的内存分页,把腾出的内存交给急需的应用程序(进程)使用。有点类似机房的UPS系统,虽然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使用,但是异常情况下, Swap交换分区还是会发挥其关键作用。

其次,即使你的服务器拥有足够多的物理内存,也有一些程序会在它们初始化时残留的极少再用到的内存分页内容转移到 swap 空间,以此让出物理内存空间。对于有发生内存泄漏几率的应用程序(进程),Swap交换分区更是重要,因为谁也不想看到由于物理内存不足导致系统崩溃。

最后,现在很多个人用户在使用Linux,有些甚至是PC的虚拟机上跑Linux系统,此时可能常用到休眠(Hibernate),这种情况下也是推荐划分Swap交换分区的。

其实少量使用Swap交换空间是不会影响性能,只有当RAM资源出现瓶颈或者内存泄露,进程异常时导致频繁、大量使用交换分区才会导致严重性能问题。另外使用Swap交换分区频繁,还会引起kswapd0进程(虚拟内存管理中, 负责换页的)耗用大量CPU资源,导致CPU飙升。

关于Swap分区的优劣以及是否应该舍弃,我有点恶趣味的想到了这个事情:人身上的两个器官,阑尾和扁桃体。切除阑尾或扁桃体是否也是争论不休。另外,其实不要Swap交换分区,Linux也是可以正常运行的(有人提及过这个问题)

调整Swap分区的大小

如下测试案例所示,Swap分区大小为65535M,我现在想将Swap分区调整为8G,那么我们来看看具体操作吧

1:查看Swap的使用情况以及相关信息

[root@getlnx14uat ~]# swapon -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partition       67108856        878880  -1

[root@getlnx14uat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957       3920         36          0         39       3055

-/+ buffers/cache:        825       3132

Swap:        65535        858      64677

2: 关闭Swap交换分区

[root@getlnx14uat ~]# swapoff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root@getlnx14uat ~]# swapon -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

3: 这里是缩小Swap分区大小,如果是增大Swap分区大小,那么就需要扩展正在使用的swap分区的逻辑卷,此处使用lvreduce命令收缩逻辑卷。

[root@getlnx14uat ~]# lvreduce -L 8G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WARNING: Reducing active logical volume to 8.00 GB

  THIS MAY DESTROY YOUR DATA (filesystem etc.)

Do you really want to reduce LogVol01? [y/n]: y

  Reducing logical volume LogVol01 to 8.00 GB

  Logical volume LogVol01 successfully resized

4:格式化swap分区

Setting up swapspace version 1, size = 8589930 kB

5:启动swap分区,并增加到/etc/fstab自动挂载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root@getlnx14uat ~]# swapon -s
/dev/mapper/VolGroup00-LogVol01         partition       8388600 0       -1

如图:

linux swap空间的swappiness=0

linux 会使用硬盘的一部分做为SWAP分区,用来进行进程调度--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把当前不用的进程调成‘等待(standby)‘,甚至‘睡眠(sleep)’,一旦要用,再调成‘活动(active)’,睡眠的进程就躺到SWAP分区睡大觉,把内存空出来让给‘活动’的进程。
  

如果内存够大,应当告诉 linux 不必太多的使用 SWAP 分区, 可以通过修改 swappiness 的数值。swappiness=0的时候表示最大限度使用物理内存,然后才是 swap空间,swappiness=100的时候表示积极的使用swap分区,并且把内存上的数据及时的搬运到swap空间里面。

在linux里面,默认设置swappiness这个值等于60。

现在一般1个G的内存可修改为10, 2个G的可改为5, 甚至是0。具体这样做:

  1.查看你的系统里面的swappiness
  $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不出意外的话,你应该看到是 60
  2.修改swappiness值为10
  $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
  但是这只是临时性的修改,在你重启系统后会恢复默认的60,为长治久安,还要更进一步:
  $ sudo gedit /etc/sysctl.conf
  在这个文档的最后加上这样一行:
  vm.swappiness=10
  然后保存,重启。ok,你的设置就生效了。 

一般来说,Linux的虚拟内存会根据系统负载自动调整。内存页(page)swap到磁盘会显著的影响Kafka的性能,并且Kafka重度使用page cache,如果VM系统swap到磁盘,那说明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分配page cache。

避免swap的一种方式是设置swap空间为0。但是,swap会在系统崩溃时提供安全机制,或者会在out of memory的情况下阻止操作系统 kill 掉进程。由于这个原因,推荐 vm.swappiness参数设置为一个非常低的值:1 。这个参数表示 VM系统中的多少百分比用来作为swap空间。

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内核调节“脏页”(注:“脏页”会被刷到磁盘上)。Kafka依赖磁盘I/O性能来提高producer的响应时间。这也是为什么通常优先把log segment功能放在可以快速响应的磁盘中(比如SSD)。这样使得flush进程把“脏数据”写入磁盘前,“脏页”数目就减少了,可以设置vm.dirty_background_ratio(表示占用系统内存的百分比)参数的值为10 以下。大部分应用场景下,vm.dirty_background_ratio设置为 5 就够用了,要注意了:这个参数值不能设置为 0 ,因为设置为 0 后会引起内核持续刷“脏页”,使得内核的buffer write功能没法施展。

“脏页”的总量可以通过vm.dirty_ratio 来改变,默认值是 20 (此处也是百分比),这个值的设置范围较大,一般建议设置 60 到 80 为合理的值。但是vm.dirty_ratio 参数也引来了不小的风险,会造成大量unflush的数据在硬刷到磁盘时产生较长的I/O停顿。如果vm.dirty_ratio 值设置的较大时,强烈建议Kafka开启备份功能,以备系统崩溃。

在设置了这些参数后,需要监控Kafka集群运行时“脏页”的数量,当前“脏页”数量可由如下方式查看(/proc/vmstat文件):

#cat /proc/vmstat | egrep "dirty|writeback"

nr_dirty 3875

nr_writeback 29

nr_writeback_temp 0

临时生效:sysctl -w vm.swappiness=0

永久生效:

echo "vm.swappiness = 0">> /etc/sysctl.conf (尽量不使用交换分区,注意不是禁用)

刷新SWAP

可以执行命令刷新一次SWAP(将SWAP里的数据转储回内存,并清空SWAP里的数据)

swapoff -a && swapon -a

sysctl -p (执行这个使其生效,不用重启)

参考:

https://www.cnblogs.com/kerrycode/p/5246383.html

https://www.cnblogs.com/pipci/p/11399250.html

 https://www.cnblogs.com/augusite/p/10784416.htm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ongguiyao/p/1396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