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和使用Tomcat访问日志

配置位置在log下的server.xml,(tomcat容器)

<Engine defaultHost="localhost" name="Catalina">
<Host appBase="webapps" name="localhost">
<Logg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logger.FileLogger" prefix="localhost_log." suffix=".txt" timestamp="true"/>
<valve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valves.AccessLogvalve" fileDateFormat="yyyy-MM-dd" pattern="%h %l %u %t %r %s %b %{Referer}i %{User-Agent}i %{x-jphone-uid}i %{x-up-subno}i" prefix="localhost_access_log." suffix=".txt" directory="/var/log/accesslog" condition="drop"/>
<Context path="" docBase="cn_issue" debug="0"/>
</Host>
<Logger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logger.FileLogger" prefix="catalina_log." suffix=".txt" timestamp="true"/>
<Realm className="org.apache.catalina.realm.UserDatabaseRealm"/>
</Engine>

以下是摘抄正文

original link:http://forum.ospod.com/post-25088-1.fhtml;jsessionid=3361F472A5E12B9B9BEA1632EC50603A

Access Log valve用来创建日志文件,格式与标准的web server日志文件相同。可以使用用日志分析工具对日志进行分析,跟踪页面点击次数、用户会话的活动等。Access Log valve的很多配置和行为特性与File Logger相同,包括每晚午夜自动切换日志文件。Access Log valve可以和任何Catalina容器关联,记录该容器处理的所有请求。
例子如下:

directory="logs" prefix="localhost_access_log." suffix=".txt"
pattern="%{X-Forwarded-For-Pound}i %l %u %t "%r" %s %b %T "%{HTTP_X_UP_CALLING_LINE_id}i" "%{x-up-calling-line-id}i" "%{User-Agent}i"" resolveHosts="false"/>

className 实现的Java类名。必须被设置成org.apache.catalina.valves.AccessLogvalve
directory 存放日志文件的目录,可以是相对路径或者绝对路径。如果使用相对路径,是指相对于 $CATALINA_HOME的路径。如果不指定directory属性,缺省值是"logs"(相对于 $CATALINA_HOME)
pattern 需要记录的请求/响应不同信息域的格式布局。如果是"common"或者"combine",说明选择标准格式。下面会有关于配置这个属性的更多信息。
prefix 日志文件名的前缀。如果没有指定,缺省值是"access_log."。如果不想使用前缀,使用长度为0的字符串。

resolveHosts 将远端主机的IP地址通过dns查询转换成主机名,设为true。如果为false,忽略dns查询,报告远端的IP地址。

suffix 日志文件名的后缀。如果没有指定,缺省值是""。如果不想使用后缀,使用长度为0的字符串。

rotatable 缺省值为true,用来决定日志是否翻转的标志。如果为false,日志文件永远不翻转,并且忽略fileDataFormat。要谨慎使用。

condition 打开条件日志。如果设置了这个属性,只有在ServletRequest.getAttribute()是null的时候,才会为请求创建日志。比如,如果 condition设为junk,则只有在Servlet.getAttribute("junk")==null的时候,才会记录这个请求。使用过滤器,可以很容易设置(或者取消设置)不同请求的属性。
fileDateFormat 允许在日志文件名称中使用定制的日期格式。日志的格式也决定了日志文件翻转的频率。如果想每个小时翻转一次,将这个值设为yyyy-MM-dd.HH

pattern属性值由字符串常量和pattern标识符加上前缀"%"组合而成。pattern标识符加上前缀"%",用来代替当前请求/响应中的对应的变量值。目前支持如下的pattern:
%a - 远端IP地址
%A - 本地IP地址
%b - 发送的字节数,不包括HTTP头,如果为0,使用"-"
%B - 发送的字节数,不包括HTTP头
%h - 远端主机名(如果resolveHost=false,远端的IP地址)
%H - 请求协议
%l - 从identd返回的远端逻辑用户名(总是返回 '-')
%m - 请求的方法(getpost,等)
%p - 收到请求的本地端口号
%q - 查询字符串(如果存在,以 '?'开始)
%r - 请求的第一行,包含了请求的方法和uri
%s - 响应的状态码
%S - 用户的session id
%t - 日志和时间,使用通常的Log格式
%u - 认证以后的远端用户(如果存在的话,否则为'-')
%U - 请求的uri路径
%v - 本地服务器的名称
%D - 处理请求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T - 处理请求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engah/p/467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