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问题集模式

@Author: 张海拔

@Update: 2014-01-10

@Link: http://www.cnblogs.com/zhanghaiba/p/3513267.html

  设想一下,当你把一个领域A的知识体系按自己的理解组织成一个问题集,这个问题集本身就是A的一个抽象,如果抽象组织得足够好,那就是设计了。

  把内容抽象出一个问题并不难,难的是抽象的粒度和组织(与其它问题的关系)。因此我的问题集应当层次分明,以树型来组织,把问题集的制作当做一门设计工作。

  设计与实现分离,这是很好的模式。总体来说,设计的内容比较少,变化也相对小(甚至基本设计原则是不变的),而实现可以千变万化,对于我的问题集,我当然会给出自己私人化的一种实现,但问题在于,不同的阅历阶段看待问题的角度、深度等等都有差别,所以即便一个人的实现也会随时间不断变化,更何况身处集思广益的网络时代。

  A问题集的设计直接反映自己对A知识体系的理解,这个设计当然也会变化,甚至完全颠覆,但即使要重构设计,对于一个页面的问题集难度也并不是很大。

  A问题集的具体问题实现,可能会因为其他人的想法或实现而变化,也可能因为自己的思维视角编程修养的变化而变化。

  不过可以肯定,实现会反馈设计的纰漏和不周,而设计也会使实现之间可以联系甚至复用。也就是说,两者的视角碰撞会促进相互的磨合和改进。

  我把这种写博客的模式称为“问题集模式”吧,采用问题集模式会有下面几点好处:

  1、记录的内容不再是零散的。很多人可能通过后期归类来整理,甚至建立目录来方便自己查阅,我认为这是一种补救。

  2、做记录的目的是清晰的。很多人写一个东西可能东拉西扯,但如果你服务于一个具体的设计,你的所思所写就不会天马行空毫无约束了。

  3、方便使用和维护记录。问题集代表一个层次分明的设计(体系结构),单是阅读问题集就能见森林而非树木,查阅具体问题也非常方便。其次区别于笔记或纸质书,网页的超链接非常方面修改和组织成链式树,维护工作的可行性很强。

  当然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对一个领域已经有所学悟。完全初学的情况下我觉得做记录可以采用手写笔记,等有了一定整体感的时候再进行问题集模式写博客。

  好吧,如果你觉得上面说的都TM是废话,欢迎留言吐槽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haiba/p/3513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