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器

一、解析器作用

控制我的视图类能够解析前端传过来的格式是什么样的,有application/json,x-www-form-urlencoded,form-data等格式(解析器一般不需要动,项目最开始全局配置一下就可以了)

二、解析器的使用

默认可以解析三种格式

①urlencoded

②form_data

③json

1、局部使用

views.py

from rest_framework.views import APIView
from rest_framework.response import Response
                                  # json格式  urlencoded格式  form-data格式
from rest_framework.parsers import JSONParser, FormParser, MultiPartParser

# 解析器
class Test(APIView):
    # 不配置默认可以解析三种格式
    parser_classes = [JSONParser, ]   # 局部使用,里面可以写多个

    def post(self, request):
        print(request.data)
        print(type(request.data))
        return Response('ok')

urls.py

url(r'^test/', views.Test.as_view()),

视图类中指定了只能解析json格式的数据,如果提交的不是json格式的数会报错

只有提交的是json格式的数据才能成功提交

2、全局使用

 在settings里配置

REST_FRAMEWORK = {
    'DEFAULT_PARSER_CLASSES': ['rest_framework.parsers.JSONParser', ] # []里可以写多个
}

 

三、解析器源码分析

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时候去调解析器,只有在用它的时候才会去调用,入口是request.data

然后点进Request里去找data

先判断有没有值,有就返回,没有就执行_load_data_and_files(),点进去看一下

然后再点击self._parse()看看里面执行的是什么

后面的参数self.parse就是配置的所有解析器,点进去看一眼

get_parse方法把所有的解析器都返回出去,被select_parse接收,又因为通过self把request传过来了,拿到了请求的编码格式,根据编码格式选择解析器,然后继续向下执行

拿到了这个对象

调用了它内部的parse()方法,这个方法才是真正做的解析。做了解析之后得到的数据

然后我们点开解析器类的对象的parser方法,看它内部如何做的解析

首先看它们的源码

每个对象都有parse方法,不管返回的对象是什么,直接调用parse方法,传该传的参数,就能做解析

点开其中一个parse方法,来看json的,

把数据取出来再返回,被parsed接收,完成解析

以上就是解析器的执行流程,总结下来:

调用request.data的时候去执行解析方法 --->>> 根据传过来的编码方式选择一个解析器对象,调用解析器对象的parser方法完成解析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guosheng1121/p/1113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