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自己在2014年的阅读思路

       20140206 说说自己在2014年的阅读思路

       很长时间以来,阅读对我是件随性而行的事。兴之所至,有书就翻,不做笔记,最多在书上做下勾画。这时候,阅读对我的意义,除了当休闲放松,主要是做知识索引。也即,通过阅读,大致能知道什么样的知识在什么地方提到过,然后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相关问题时,就可直接翻阅书本的对应章节,了解具体的观点做法。这种阅读法,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

       去年,我开始调整这种读书习惯。一方面,纯粹的泛读,知识沉淀远远不够,毕竟很多事情考的就是快速反应,事到临头再去翻书根本来不及;二来,知识的消化吸收是比做头脑索引更重要的事,而这靠快速的泛读是无法完成的;而且,仅在大脑中保留知识索引,时间久后也会渐渐遗忘,这导致几年以后重新翻阅旧书,无法充分利用当年阅读的成果,只好费时费力把书全部重新读一遍,浪费实在大。

        所以,13年开始,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的阅读层次论,我开始尝试泛读加精读结合,对每一本书,先进行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检视阅读,在阅读结束后,让自己初步回答如下四个问题:

        1.这本书整体在说什么?

        2.这本书具体是按什么脉络在组织?

        3.这本书有道理么?是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值得再细读么?

        注意,这里最重要之处是要把问题答案明确写下来,大多时候,这个书写过程是梳理我们思路的关键。

        一旦回答了这四个问题,并且第四个回答是认为这本书值得细读,那么我们就可以进入书籍精读过程。这时,我采取的措施是同步记录思维导图,也就是说,细读全文时,用手机或平板打开思维导图软件,每读到一个新主题,就同步在思维导图上增加对应新节点,这样的好处一是,读过的书,同步变成了观点图,从图上能够很容易看出作者的思维脉络,便于我们理解原书;二是,以这样方式读完的书,就自动有了完整笔记,可以用于归档,可以用于将来复习;三是,这种方式记录的笔记,可以很容易重新排版整理,即,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方式重新组织导图,经过这样重组后的图就代表了读者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可以真正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

        这种阅读方式,陪伴我度过了整整一年,感觉收获颇丰。

        但这种方式还是有其不足,现在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好书太多。泛读不能穷尽书籍精髓,而精读速度确实又不尽如人意。直到这两天阅读了拆书帮《这样读书就够了》,颇有所感,这本书提到了这样的观点:

        1.并不是所有书都需要采取从头至尾的进行研究型学习,对成人学习而言,比起学术研究,更强调知识的应用

        2.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本中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但是,其中也有相当多是现阶段不需要学习的。

        3.用得多和读得多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少而精的阅读反而有利于知识运用。

        4. 书上得来的东西,只要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用上一点点,其价值就已经远远超过书价。

        基于此,拆书帮提出了一种实用型的拆书阅读法RIA,聚焦于书籍片段,关注这个片段核心点在我们实践经验中的对照,以及我们如何在现实中应用此观点。

        由此,2014年,我准备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式,把读书分成,泛读,拆读,精读,主题比较阅读几大类。对一本书,先进行快速泛读(回答检视阅读四问题),阅读同时通过贴纸标出关注点,回头针对关注点进行拆读(RIA记录),对于少数好书,再进行成体系的精读(思维导图笔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同时兼顾广度阅读和深度阅读,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eya/p/3567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