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类的概念和分类——Java

/*
如果一个事物的内部包含另一个事物,那么这就是一个类内部包含另一个类。
例如:身体和心脏的关系。又如:汽车和发动机的关系。

分类:
1. 成员内部类
2. 局部内部类(包含匿名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的定义格式:
修饰符 class 外部类名称 {
    修饰符 class 内部类名称 {
        // ...
    }
    // ...
}

注意:内用外,随意访问;外用内,需要内部类对象。

==========================
如何使用成员内部类?有两种方式:
1. 间接方式:在外部类的方法当中,使用内部类;然后main只是调用外部类的方法。
2. 直接方式,公式:
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类名称();
外部类名称.内部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外部类名称().new 内部类名称();】
 */

一:成员内部类的使用

public class Demo01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dy body = new Body(); // 外部类的对象
        // 通过外部类的对象,调用外部类的方法,里面间接在使用内部类Heart
        body.methodBody();
        System.out.println("=====================");

        // 按照公式写:
        Body.Heart heart = new Body().new Heart();
        heart.beat();
    }

}
public class Body { // 外部类

    public class Heart { // 成员内部类

        // 内部类的方法
        public void beat() {
            System.out.println("心脏跳动:蹦蹦蹦!");
            System.out.println("我叫:" + name); // 正确写法!
        }

    }

    // 外部类的成员变量
    private String name;

    // 外部类的方法
    public void methodBody() {
        System.out.println("外部类的方法");
        new Heart().beat();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内部类的同名变量访问

// 如果出现了重名现象,那么格式是:外部类名称.this.外部类成员变量名
public class Outer {

    int num = 10; // 外部类的成员变量

    public class Inner /*extends Object*/ {

        int num = 20; // 内部类的成员变量

        public void methodInner() {
            int num = 30; // 内部类方法的局部变量
            System.out.println(num); // 局部变量,就近原则
            System.out.println(this.num); // 内部类的成员变量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num); // 外部类的成员变量
        }

    }

}
public class Demo02Inner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外部类名称.内部类名称 对象名 = new 外部类名称().new 内部类名称();
        Outer.Inner obj = new Outer().new Inner();
        obj.methodInner();
    }

}

二:局部内部类

/*
如果一个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内部的,那么这就是一个局部内部类。
“局部”:只有当前所属的方法才能使用它,出了这个方法外面就不能用了。

定义格式:
修饰符 class 外部类名称 {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外部类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class 局部内部类名称 {
            // ...
        }
    }
}

小节一下类的权限修饰符:
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
定义一个类的时候,权限修饰符规则:
1. 外部类:public / (default)
2. 成员内部类:public / protected / (default) / private
3. 局部内部类:什么都不能写
 */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void methodOuter() {
        class Inner { // 局部内部类
            int num = 10;
            public void methodInner() {
                System.out.println(num); // 10
            }
        }

        Inner inner = new Inner();
        inner.methodInner();
    }

}
public class Demo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bj = new Outer();
        obj.methodOuter();
    }

}
/*
局部内部类,如果希望访问所在方法的局部变量,那么这个局部变量必须是【有效final的】。

备注:从Java 8+开始,只要局部变量事实不变,那final关键字可以省略。

原因:
1. new出来的对象在堆内存当中。
2. 局部变量是跟着方法走的,在栈内存当中。
3. 方法运行结束之后,立刻出栈,局部变量就会立刻消失。
4. 但是new出来的对象会在堆当中持续存在,直到垃圾回收消失。
 */
public class MyOuter {

    public void methodOuter() {
        final int num = 10; // 所在方法的局部变量

        class MyInner {
            public void methodInner() {
                System.out.println(num);
            }
        }
    }

}

三:匿名内部类

/*
如果接口的实现类(或者是父类的子类)只需要使用唯一的一次,
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可以省略掉该类的定义,而改为使用【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的定义格式:
接口名称 对象名 = new 接口名称() {
    // 覆盖重写所有抽象方法
};

对格式“new 接口名称() {...}”进行解析:
1. new代表创建对象的动作
2. 接口名称就是匿名内部类需要实现哪个接口
3. {...}这才是匿名内部类的内容

另外还要注意几点问题:
1. 匿名内部类,在【创建对象】的时候,只能使用唯一一次。
如果希望多次创建对象,而且类的内容一样的话,那么就需要使用单独定义的实现类了。
2. 匿名对象,在【调用方法】的时候,只能调用唯一一次。 如果希望同一个对象,调用多次方法,那么必须给对象起个名字。
3. 匿名内部类是省略了【实现类/子类名称】,但是匿名对象是省略了【对象名称】 强调:匿名内部类和匿名对象不是一回事!!!
*/
 1 public class DemoMain {
 2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        MyInterface obj = new MyInterfaceImpl();
 5 //        obj.method();
 6 
 7 //        MyInterface some = new MyInterface(); // 错误写法!
 8 
 9         // 使用匿名内部类,但不是匿名对象,对象名称就叫objA
10         MyInterface objA = new MyInterface() {
11             @Override
12             public void method1() {
13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实现了方法!111-A");
14             }
15 
16             @Override
17             public void method2() {
18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实现了方法!222-A");
19             }
20         };
21         objA.method1();
22         objA.method2();
23         System.out.println("=================");
24 
25         // 使用了匿名内部类,而且省略了对象名称,也是匿名对象
26         new MyInterface() {
27             @Override
28             public void method1() {
29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实现了方法!111-B");
30             }
31 
32             @Override
33             public void method2() {
34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实现了方法!222-B");
35             }
36         }.method1();
37         // 因为匿名对象无法调用第二次方法,所以需要再创建一个匿名内部类的匿名对象
38         new MyInterface() {
39             @Override
40             public void method1() {
41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实现了方法!111-B");
42             }
43 
44             @Override
45             public void method2() {
46                 System.out.println("匿名内部类实现了方法!222-B");
47             }
48         }.method2();
49     }
50 
51 }
public interface MyInterface {

    void method1(); // 抽象方法

    void method2();

}
public class MyInterfaceImpl implements MyInterfa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实现类覆盖重写了方法!111");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实现类覆盖重写了方法!222");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eon/p/1352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