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读书笔记(三)

本次阅读的是《构建之法》的六七八章,也到了本书的结尾。

首先了解了敏捷开发的基本原则:

         1.尽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足顾客需求。

         2.欢迎需求的变化

         3.经常发布可用的软件,间隔时间尽可能的短

         4.团队每天共同工作

         5.以有进取心的人为项目核心

         6.面对面的交流

         7.发布可用的软件

         8.领导、团队和用户应该能按照目前的步调持续合作下去

         9.不断关注技术和设计

         10.尽可能的简化工作量

         11.团队每个成员都要有自我管理意识

         12.善于总结

而所谓敏捷,通俗点的意思就是快,但是在敏捷开发中,千万不要把快作为唯一的指标,而且所谓的敏捷开发原则不过是一些建议,切不可束缚于它的条条框框,要善于结合自身、团队以及项目需求进行调整。

敏捷开发大概可以遵循这样四个步骤:

1.明确完成产品需要的工作

2.决定当前冲刺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3.冲刺

4.得到软件的一个版本,发布给用户

除了一般的敏捷开发的方法,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方法叫做MSF,它是微软推荐的一个软件开发方法。它有一下九条基本原则:

1. 推动信息共享与沟通

2. 为共同的远景而工作

3. 充分授权和信任

4. 各司其职,对项目共同负责

5. 交付增量的价值

6. 保持敏捷,预期和适应变化

7. 投资质量

8. 学习所有的经验

9. 与顾客合作

MSF敏捷开发模式吸收了近几年来在软件业界流行的各种“敏捷”开发模式的优点,认识到目前大部分软件是以网络应用相联系的,强调和用户更紧密地交流,快速迭代,避免不必要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开发模式下,质量被放在了首位,防止缺陷发生成为了团队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只有把可能的缺陷扼杀在设计阶段,并将其在代码中避免,才能减少在案的缺陷记录,提高软件的质量。

软件的需求是本书中最后提到的内容,其实在我感觉,需求分析才是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重中之重。毕竟只有了解社会需要什么、用户需要什么样的软件。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才有人使用。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要,用户期望中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开发过程的需求以及一些其他可能涉及到的方面,有了这样一个系统的分析,软件的开发目标才更加的明确,软件的价值也能够更好的体现。

对于一个几乎没有新的需求引入的项目,我们的团队仍然没有做到落实计划任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期没有做好需求分析,我们只考虑了软件需要大致实现什么功能,包括产品原型,都没有做到尽可能的详细,导致后期的任务工作变得举步维艰。像这种项目虽然最终也是勉勉强强做完了,但是它的完整性也好可维护性也好,都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要求。如果重新来一次,我会认认真真的进行需求分析,更全面的考虑用户需要以及功能设计,完善产品原型。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dm-code/p/1298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