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系统——SCM

  供应链是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同一个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例如,在某条供应链中,某个企业可能即在制造商和仓库节点,又在配送中心节点等占有位置。另外,单个企业内部也同样存在一条供应链,只不过处在各个节点的不是其他企业,而是该企业的各个部门。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竞争优势。

  1.SCM的内容

  SCM是企业的有效性管理,表现了企业在战略和战术上对业务流程的优化。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SCM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1)计划:这是SCM的策略性部分。企业需要有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好的计划是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他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2)采购:选择能为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流程,并监控和改善管理。

  (3)制造: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是供应链中测量内容最多的部分,包括质量水平、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的测量。

  (4)配送:也称为物流,是调整用户的订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产品计价系统、接受付款。

  (5)退货:这是供应链中问题处理部分。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

  总之,SCM是从源头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集成业务流程。它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还为顾客带来有用的信息。

  2.信息流动与共享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动覆盖了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等供应链中的所有环节。其信息流分为需求信息流和供应信息流,这是两个不同流向的信息流。当需求信息(例如,客户订单、生产计划、采购合同等)从需方向供方流动时,便引发物流。同时供应信息(例如,入库单、完工报告单、库存记录、可供销商量、供货发运单等)又与物料一起沿着供应链从供方向需方流动。

  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是一种协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因而供应链中的信息获取渠道众多,对于需求信息来说既有来自顾客也有来自分销商和零售商的;供应信息则来自于各供应商,这些信息通过SCM系统而在所有企业里流动与分享。对于单个企业情况来说,由于没有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上下游企业也就没有为它提供信息的责任和动力,因此,单个企业的信息获取则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收集

  处于供应链核心环节的企业要将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上、下游企业纳入一条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中,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SCM系统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这些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增强该供应链在市场中的整体优势,同时也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这种网络化的企业运营模式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孤岛连接在一起,通过网络、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对供应链中的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建立网络化企业运营模式是建立企业间供应链信息共享系统的基石。

  统一的信息系统架构是决定信息是否能够共享的物质技术基础,主要包括:为系统功能和结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和建立统一信息交流规范体系等。因为即使某些细节之处没有遵循共同的标准也会影响数据交流和信息共享。例如,供应链中的企业进行数据交换时,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文件的标准格式,任一方擅自改动格式都将导致对方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3.SCM中的关键问题

  SCM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众多目标不同的企业,牵扯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实施SCM必须确保要理清思路、分清主次,抓住关键问题。具体地说,在实施SCM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配送网络的重构。配送网络重构是指采用一个或几个制造工厂生产的产品来服务一组或几组在地里位置上分散的渠道商时,当原有的需求模式发生改变或外在条件发生变化后引起的需要对配送网络进行的调整。这可能由于现有的几个仓库租赁合同的终止或渠道商的数量发生增减变化等原因引起。

  (2)配送战略问题。常用的配送战略主要有直接转运战略、经典配送战略和直接运输战略。直接运输战略是指终端渠道由中央仓库供应货位,中央仓库充当供应过程的调节者和来自外部供应商的订货的转运站,而其本身并不保留库存;经典配送战略则是在中央仓库中保留库存;直接运输战略相对较为简单,它是指把货物直接从供应商运往终端渠道的一种配送战略。

  (3)供应链集成与战略伙伴。由于供应链本身的动态性及不同节点企业间存在着相互冲突的目标,因此对供应链进行集成是相对困难的。但实践表明,对供应链集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它能够对节点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份额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

  (4)库存控制问题。包括一个终端渠道对某一特定产品应该持的库存量、终端渠道的订货量和需求的预测值之间的关系、终端渠道的库存周转率等。

  (5)产品设计。有效的产品设计在供应链管理中起着多方面的关键作用。那么什么时候值得对产品进行设计来减少物流成本或缩短供应链的周期,产品设计是否可以弥补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为了利用新产品设计,对供应链应该做什么样的修改等这些问题就非常重要。

  (6)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的支撑可以分为连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标识代码技术、自动识别与数字采集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基础技术构成;第二个层面是基于信息技术而开发的支持企业生产的信息系统。在具体集成和应用这些系统时,不应仅仅将他们视为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而应深刻理解他们所折射的管理思想,涉及到的技术和方法主要有销售系统、订货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ERP、CRM、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等。

  (7)顾客价值的衡量。顾客价值是衡量一个企业对于顾客的贡献大小的指标,这一指标是根据企业提供的全部产品、服务和无形影响来衡量的。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yyymmmmdddd/p/4607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