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医》-读书笔记

唯有多读书,才能保持头脑理智,睿智,不骄不躁。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如果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去读书吧

一、李东垣(yuan)

  1. 生于河北正定以南,南宋末年

二、朱丹溪

三、繆希雍

  1. 生于明朝万历年间
  2. 插曲:繆的好友赵用贤的儿子赵开美,刻印了《伤寒论》和《金匮(gui)要略》。由于宋版《伤寒论》到了明代就不见了,赵开美偶然发现了一套小字本,于是拿来刻印,由于太接近原貌而被称为“宋本《伤寒论》”由于目前现存的赵开美本仅剩五部,最好的一部在中国医科大学,尚未整理出版。
  3. “古人有个习惯,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认为周游各地可以开阔胸襟,增长学问,总是好处多多。”
  4. “说到哲学,大家可别小瞧了,它讲的可是万物的规律,是方法学中的方法学,多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同时都是哲学高手,我们接待外宾时会告诉外事礼仪,其中就有一项是,如果这个科学家同时是哲学高手,比如他是医学博士同时也是哲学博士,在介绍时一定要先说哲学博士,然后再说医学博士,否则就是失礼。曾经出现过把顺序介绍错了的,老外上来一定会特别纠正:我是哲学博士,然后才是医学博士。”

四、喻嘉言--明

  • 第一部著作《寓意草》
  • 喻要求弟子在看病事,要先议病,再写一个议病式等。规则繁琐复杂,却是对看病有裨益的信息,只是实施起来太麻烦了。摘录如下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奇怪:“先议病?这可够新鲜的啊,什么意思呢?”
  喻嘉言老师面对着学生一双双惊异的眼睛,开始解释:“先议病,就是在诊完了脉以后,
先别急着给人家开药,要先自己仔细思考,然后给人家把病讲清楚,这个病是什么原因得的,
您的体质是什么样的,现在问题在哪儿,如何治疗,用的什么法,使的什么药,会达到什么效果,
这些,都要先给人家讲清楚,然后再给人家下方子开药,经过这样仔细的思考,就会保证大家少走弯路。”
    喻嘉言说:“接诊一个患者,您要先写下接诊的年、月、日、地点,还要记录患者的年龄、
体形(连胖瘦都要记录,还有个子的高矮)、肤色、皮肤的枯燥或者润泽、说话声音的清浊、
说话声音的长短、情绪如何、什么时候发病的、服用药物的历史、以前服药的效果、病情白天
重还是晚上重、身上寒热如何、饮食如何、大小便如何”等等。“你为什么要写下接诊的年份啊,
为的是你要了解患者患病那年的天干地支,所以要标注上该年的运气(别误会,不是我们说的
好运气的运气,而是古人创造的一种天体运行导致的气候大格局变化的理论);为什么要写下月份啊?
那是要记录春夏秋冬四季对患者发病的影响,这也要写下来;为什么要写下接的地点啊?
那是要考虑到地理情况对患者的疾病的影响,要记录下来”等等
  • 4-8 喻嘉言,心彻底凉了
    * 顾姓大官听信溜须拍马的庸医,称其儿子水痘为“状元痘”,故不再医治,喻多次劝告,甚至深夜送信至其府上,也无济于事,最终顾姓两儿均因水痘病死。
  • 4-9 青灯古寺中的顿悟
    * 天啊,清朝消灭明朝以后,竟然进行了这么大规模的令人发指的屠杀:
    就在当年四月(公元1644),清军入关,攻陷北京,十月顺治登基。
  然后清军挥师南下,就在公元1645年,先是在四月,清兵对扬州进行了十天的屠城,杀死居民数十万,史称“扬州十日”;八月,对江阴进行了三日屠城,杀死居民十七万;
七月至八月,清兵对嘉定进行了三次屠城,杀死居民二十万,史称“嘉定三屠”。
  *  喻于此境地下出家,悟出了治人先治心的道理。
  • 4-10 一个叫钱谦益的朋友
    *
Higher you climb, more view you will se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yfighting/p/12930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