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ll 参数(1)

shell 中参数相关:

./a.sh a b c d

$# 是传给脚本的参数个数

$0 是脚本本身的名字
$1 是传递给该shell脚本的第一个参数
$2 是传递给该shell脚本的第二个参数
$@ 是传给脚本的所有参数的列表
$* 是以一个单字符串显示所有向脚本传递的参数,与位置变量不同,参数可超过9
$$ 是脚本运行的当前进程ID号
$? 是显示最后命令的退出状态,0表示没有错误,其他表示有错误
 
$* 和 $@并没有不同, 如果对两个加引号,即"$*" 和 "$@"有不同,"$*"将参数都作为一个字符串,"$@"将参数根据分隔符划分成参数数组
#!/bin/sh
num=$#
name=$0
echo "para num: $num"
echo "shell name: $name"

echo "-------遍历$@-----------"
for key in $@
do
    echo $key
done

echo "-------遍历"$@"----------"
for key in "$@"
do
    echo $key
done

echo "-------遍历$*----------"
for key2 in $*
do 
    echo $key2
done
echo "------遍历"$*"---------"
for key2 in "$*"
do 
    echo $key2
done

echo "show process id:$$"
echo "show precomm stat: $?"

  

para num: 3
shell name: ./test1.sh
-------遍历a 1 2-----------
a
1
2
-------遍历a 1 2----------
a
1
2
-------遍历a 1 2----------
a
1
2
------遍历a 1 2---------
a 1 2
show process id:10913
show precomm stat: 0

 

使用shift遍历参数

位置参数可以用shift命令左移。比如shift 3表示原来的$4现在变成$1,原来的$5现在变成$2等等,原来的$1$2$3丢弃,$0不移动。不带参数的shift命令相当于shift 1
非常有用的 Unix 命令:shift。我们知道,对于位置变量或命令行参数,其个数必须是确定的,或者当 Shell 程序不知道其个数时,可以把所有参数一起赋值给变量$*。若用户要求 Shell 在不知道位置变量个数的情况下,还能逐个的把参数一一处理,也就是在 $1 后为 $2,在 $2 后面为 $3 等。在 shift 命令执行前变量 $1 的值在 shift 命令执行后就不可用了。

示例如下:

#测试 shift 命令(x_shift.sh)
until [ $# -eq 0 ]
do
echo "第一个参数为: $1 参数个数为: $#"
shift
done
执行以上程序x_shift.sh:
$./x_shift.sh 1 2 3 4

结果显示如下:
第一个参数为: 1 参数个数为: 4
第一个参数为: 2 参数个数为: 3
第一个参数为: 3 参数个数为: 2
第一个参数为: 4 参数个数为: 1

从上可知 shift 命令每执行一次,变量的个数($#)减一,而变量值提前一位,下面代码用 until 和 shift 命令计算所有命令行参数的和。

#shift 上档命令的应用(x_shift2.sh)
if [ $# -eq 0 ]
then
echo "Usage:x_shift2.sh 参数"
exit 1
fi
sum=0
until [ $# -eq 0 ]
do
sum=`expr $sum + $1`
shift
done
echo "sum is: $sum"

 

执行上述程序:

$x_shift2.sh 10 20 15

其显示结果为:

45

  Shift 命令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 Bsh 定义了9个位置变量,从 $1 到 $9,这并不意味着用户在命令行只能使用9个参数,借助 shift 命令可以访问多于9个的参数。

  Shift 命令一次移动参数的个数由其所带的参数指定。例如当 shell 程序处理完前九个命令行参数后,可以使用 shift 9 命令把 $10 移到 $1。
 
如果希望再遍历参数的时候知道参数下标,可以借助shift
iter=1
until [ $# -eq 0 ] 
do
    echo $1, $iter
    ((iter=iter+1)) #let iter=$iter+1
    shift
done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xzfscg/p/533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