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面向对象分析(模型有三):

      (1)功能模型:由用例和场景表示。

(2)分析对象模型:由类图和对象图表示。

(3)动态模型:由状态图和顺序图表示。

2.分析的概念

      (1)分析类:用于描述系统中较高层次的对象。

            1.实体类:表示系统存储和管理的永久信息。

2.边界类: 表示参与者与系统的交互。

3.控制类:表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业务控制逻辑。

基本思想:将对象在系统中所承担的行为按照其作用和变化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将变化对系统结构的影响限制在一个相对明确的范围内。

(2)分析活动:需求分析的重点在于理解系统本身。 将需求获取阶段产生的用例和场景转换成分析模型。

              强调:分析过程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识别分析类和细化分析模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次循环迭代实现。

3.识别分析类:

        (1)识别边界类:一个参与者与一个用例之间的交互或通信关联对应一个边界类。

(2)识别控制类:控制类负责协调边界类和实体类,通常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对应,的事物,他负责接收边界类的信息并传达给实体类。

(3)识别实体类:实体类通常是用例中的参与对象,对应着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4.定义交互行为:

        (1)顺序图可以将用例和分析对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将用例的行为分配到所示别的分析类。

(2)在定义用例的交互行为中,请求对象发出消息请求,接收对象承担响应和处理响应的责任,因此可以把这种职责定义为接受一个对象的服务。

5.建立分析类图:

      (1)定义关系和属性:

              目的:定义分析类的关系和属性。

              方法:利用识别出来的分析对象建立相应的顺序图。

              作用:确保分析模型的完整性。

(2)应用分析模式:

         用于描述系统业务领域发现的通用部分。

         提高复用性和一致性。

6.评审分析模型:

      (1)分析模型是在多次迭代和调整过程中产生的;

           需要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密切交流才能保证其正确性。

(2)目的:确保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可行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ntianblog/p/428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