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健康:上云为10万家药店带去了什么价值?

“全国每5个人里,就有1个正在接受海云健康系统提供的服务。”

在海云健康(以下简称“海云”)的系统后台上,每一分钟就有10万笔的买药订单涌动。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过海云健康的名字,但当他们走进社区药店时,已经在享受海云的“存健康”药店会员管理系统提供的服务。

海云创办于2013年,总部位于武汉光谷,专注于药店会员管理服务。8年来,这家公司快速成长,如今已为全国近十万家连锁药店提供SaaS化的CRM系统。

上云并不是终点

“虽然做的是药店的服务,本质上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海云技术副总裁袁冲说。

8年来,海云从仅有几名技术人员,发展到100多名技术人的规模。如今办公区的墙上贴满了各种技术学习的海报,技术人在公司占比超过60%。除了传统的运维人员,大数据工程师、人工智能工程师等互联网公司的常见岗位,在海云也成为了主流。

事实上,海云的业务早就进入了“数据驱动”的时代。以常见的维C为例,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包装、不同的剂量、适合搭配什么药物……在海云的系统里,只需要0.001秒,就可以生成最佳推荐结果,既能够帮助药店降低库存,又能让消费者更精准地购买到合适的药物。

老年人的慢病药,经常吃着吃着就忘了。普通药停几天还好,控制血压、血糖、心脏的药,一旦停药后发病就非常危险。针对这种客户,海云会做一些定向提醒,通知店员和客户提前备好药,这背后都需要数据驱动。

“我们海云的数据已经不是一个传统的SaaS公司的数据体量,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体量了,这些复杂的数据相互之间的关联要如何挖掘?这些都是问题,所以海云很早以前,就把目标瞄准了云。”袁冲说。

海云技术副总裁袁冲

然而,上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早年间,海云第一次尝试将系统迁移到云上。

但当时尚在襁褓中的云计算显然不足以承载海云的期待。上云之后,海云健康遇到了几个困难,早期的技术架构并不是为云设计的,迁移后没有做改造,导致了一些影响业务连续性的故障发生。

另外,和传统厂商的运维相应速度相比,当时海云采用的某本地云厂商很难提供及时有效的响应。

在经过了短暂的尝试以后,海云决定回到自己的自建体系上。自此,海云的技术团队对于上云有了共识:时机还不成熟,要做的改造太多,云厂商无法提供贴身服务。

“云,并不稀奇。”阿里云工程师王诗还清楚记得袁冲一口回绝他时的表情。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数字化加速已经成为潮水的方向,海云也感受到了这个趋势。

疫情期间,越来越多药房重视会员管理的线上化,同时海云也为药房紧急开发了小程序和数个微服务。这些系统一方面是海云在践行社会责任,一方面也让海云的业务从会员管理迈向越来越多的产品。

随之而来的是用户和数据量的猛增,而要解决这些海量数据的复杂问题,上云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袁冲有次为了解决数据库的问题,在公司睡了两个晚上。“换句话说,如果这个数据库的问题不解决的话,我是睡觉都睡不着了。”

遇到故障,项目部责任人放下工作紧急处理

“我们都知道阿里有很好的云服务器产品,数据库和大数据计算引擎,但是我们需要和最了解云的人,一起才能完成这件事。因为这不是研发,而是在真实的业务系统里完成切换,这是一边飞行一边换引擎,而且在三个月里必须完成,这是业务决定的唯一窗口期。”袁冲告诉记者。

一边做迁云,一边做下云

阿里云迁云团队入场以后,发现情况也并不那么乐观:海云业务复杂,有超过100+微服务、4亿张表单、逾10亿订单都在自建的系统上,割接窗口期仅有8个小时;日常系统的水位也非常高,资源使用率经常接近100%。且海云希望部署实施的项目周期只有3个月;在业务层面,100+个微服务应用都没有清晰的拆分。

“这时候我们对云的理解就能发挥作用。我们提出采用容器和PolarDB解决业务高峰的弹性问题,能够实现快捷的应用发布;利用Hologres存储引擎强大的查询与分析能力,结合DataWorks实时业务数据同步,提升海云的大数据挖掘能力,这些产品和海云的实际场景不断组合。”阿里云工程师微步说。

在袁冲看来,上云不能仅仅是传统IT的替代,更是一次完整的能力飞跃,要像他当年让海云从一个简单系统到建立服务10万家药店的复杂系统一样,给技术体系来一次脱胎换骨。

而这正是要对云有深入了解的团队才能做的,看了完整的迁云方案,袁冲还是不放心,去了一趟杭州。

正是这次参观,让海云下定决心迁云。

在阿里巴巴总部的会议室,孤烟和同事们请来了产品、研发的工程师,海云团队现场提出技术问题,阿里云的工程师现场解答。袁冲看到,迁云的技术方案都是阿里巴巴自己的业务在用的;帮助海云迁云团队的技术专家们则是技术领域里的核心人物,很多人都是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经历过最后一台小型机下线、双11、全业务上云等里程碑的专家。

“你们自己都在这么用,我就放心了。”

为了彻底打消客户的顾虑,阿里云技术服务团队在协助海云系统上云的同时,做了一个下云回滚的方案。

“数据是核心资产,是生产资料,数据安全是头等大事。”袁冲说。

他了解到,2015年7月,阿里云就发起了中国云计算服务商首个“数据保护倡议”,明确了运行在云计算平台上的开发者、公司、政府、社会机构的数据,所有权绝对属于客户;平台方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客户保障其数据的私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云平台的数据加密存储、残留数据清除、多副本分散存储、加密传输等,都有严格、成熟的制度。

阿里云和海云在默认使用云平台存储层多份数据保护的基础上,又开启了数据库产品快照、备份等功能,并定期做备份恢复演练,对网络、应用、数据库等进行安全加固,保障数据安全。

“客户的业务太重要了。客户(药店)做的是事关百姓健康的大事,必须敬畏。”袁冲说。

一个晚上,吃了四次夜宵

一旦决定,双方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就发挥到了极致,迁移很快就开始了。

2021年1月30日晚上9点,城市里大多数药房已经关店。在海云的办公室里,最繁重的数据割接工作才正式开始。

2021年1月30日深夜,最后一个系统割接现场

应用、数据,不断地从本地开始流向云端。

每一次操作,双方都按照预案反复检查,数据是否能对得上,不大的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对话。

“最关键的那一天,虽然之前做了完备的预案,但我们还是很担心的,担心就容易饿,一晚上吃了4次夜宵。”孤烟说。

一直到第二天凌晨6点钟,最后一个系统割接完成,至此,主应用顺利完成了搬迁。项目组松了口气。袁冲手一挥:“吃饺子去”,不知道是谁找来了一口小锅,一堆人凑在办公室一起煮了顿饺子。

“钉群里的工程师的回复很快,经常几分钟就响应了。”海云的运维工程师覃业双感叹,“我们就像是一个团队,合作无间。我有时遇到运维问题,一提工单基本几分钟就会有回复,1对1的服务让我感到很放心。”

阿里云跟海云签订的是迁云服务人天用完后,到了12月底,由于项目复杂,还有一些扫尾的工作没有完成。为了帮助客户,阿里云工程师无秘和同事们继续保留了企业群,直到支撑项目整体顺利迁移。

袁冲后来告诉无秘:通过这次迁移,我们明白了你们的价值。

上云以后,海云的直观感受是突发的加班情况变少了,运维的工作量减少了,因为系统更加稳定,高峰期出问题的几率降低了,袁冲还主动加入了阿里云的飞天会员,与众多企业一起成为了阿里云最“铁杆”的粉丝。

"云本身就是服务,但是阿里云的技术服务,是给云服务加上了Plus。”海云的工程师们说。

不仅如此,上亿的表单、订单数据上云后,支持了多表关联查询,让业务获得了更加广阔的想象力,,也有效支撑了众多连锁店客户会员的分析查询需求,突破了原有系统瓶颈,复杂查询的响应时间提升了100倍。

迁云完成了以后,超10万家B端客户、3.6亿C端用户享受到了云技术带来的顺滑体验。

海云将自己称为典型的产业互联网公司,有了云计算的加持,数据的驱动,海云的业务也从药店会员管理开始走向慢病管理等更加深入的蓝海。

社区药店,是医疗业最终端,也是最重要的毛细血管,在十万家药店背后,是上亿人的健康。

“中国有近3亿慢病患者。社区里的阿姨们、叔叔们,也许会因为我们做的一点点,更加按时吃药。”海云健康的运营部总监范晓艳说。

袁冲用一句话总结了公司的业务,“我们做的事情就是让药店的生意变得更加好做,让患者更加健康。”

药店是医疗体系里最基础,又最重要的一环:简单的康复服务。这个职能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最早的连锁药店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宋代的官药局。而中国现代意义上最早的连锁药店,则诞生在1995年的广州,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零售药店已经超过50余万家。

海云今天希望能把这些小小的点,变成一张覆盖“全健康”的数字化健康顾问。

海云董事长黎云曾经说过一句话,“海云科技做的是赋能药店,更是民生,所以我们做的不仅是技术,还是责任。”

来源:中国日报网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nqishequ/p/1521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