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生活第五天

  终于明天要迎来周末了,可是还是有满满的作业等着我去完成。今晚6点半出门,学钢琴,打桌球,回来时候已经十一点半了,再弄一下篮球队的事情,洗个澡,回来想更新博客的时候发现已经又是十二点半了。可是我的计算机网络还没有看完,真想给自己一巴掌,主要是上午和中午的时间都没掌握好。慢慢改正专注度不够的坏习惯吧。还有,钢琴和桌球都是我想要学好的技能,也是我的兴趣,我会坚持学下去的。

  不管怎样,还是要把今天学到的东西更到博客上,尽管不完全。周末再找空补回来。

-------------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

  由于看的是英文版,并且有很多术语或名词都是需要记忆并理解的,现在就借用下面这张图来解释一下相关词语:

  

  host && end system: 主机和终端,一般来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是想通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互联网层面上,终端就是最后的端头的意思,是接受信息的端点。很多设备都可以称为终端,比如说常见的移动设备,电脑,手机,收音机,还有一些大型设备,ATM,电子广告牌,安保系统,等一些可以与互联网连接通信的设备,都可以成为终端。因为他们都是一些独立的计算设备,也可以称为主机。从上图可以看到,联网的电脑,手机,汽车导航仪,信号塔等接受互联网信号的设备,即互联网信息到达的端点,都称为终端。

  server: 即服务器。现在都采用的是client/server结构,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百度百科介绍,client/server又叫主从式结构,简称C/S结构,是一种网络架构,它把客户端 (Client) (通常是一个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程序)与服务器 (Server) 区分开来。每一个客户端软件的实例都可以向一个服务器或应用程序服务器发出请求。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服务器,例如文件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和邮件服务器等。虽然它们的存在的目的不一样,但基本构架是一样的。所以在上面可以看到很多服务器,它们接受来自客户端(Client)各式各样的请求,做出处理,发送并反馈信息。

  mobile:即移动设备,比如手机,手提,applewatch等移动联网设备。

  router:路由器。在计算机网络第四版里面介绍,router和link-layer swtiched 都属于packet switch(在这里估计就称它为数据包交换器,因为百度百科,维基百科都搜不到它的定义)中的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而packet switch的工作方式在原文里有介绍:如果A终端要向B终端发出信息,那么A终端就会把这些信息分成一个一个段(segments),并且在每个段上给它加上头字节(header bytes)作为标识。这些段(segments)统称为数据包(packets)。然后这些包通过packet switch通过各种不同的路径(计算出各自最优路径)发射到B终端,然后B终端再重新组合这些数据包,最后又形成原始的信息。所以,估计路由器也是这样的工作原理。参考百度百科路由器的工作流程:

  估计上述中的包头就是所谓的头字节(header bytes),路由器就是负责发送数据包。

modem:调制解调器。上图中也已经出现了这个概念。在我们所要传播的信息里,包括了声音,色彩,图片,这些都不能直接通过电线或电磁波传输。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转为数字信号(digital data),再通过调制解调器调制转化为模拟信号(anolog data),如可沿电线传播的电流,可沿空气传播的电磁波,传到目的地之后再通过调制解调器解调,恢复为数字信号供计算机识别并呈现信息。

  ISP:全称为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有地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有国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们的工作就是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如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按照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提供服务的庞大的packet switch。

  其实互联网技术发展飞快,每日都有新技术更新。在这本教科书《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中有很多旧的技术或者术语可能已经不符合当今互联网的描述了。所以,概念性的问题无须太过纠结于其正确的定义和描述,我们只需要了解技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就行了。在这些方面,都是大同小异。

-----------------好吧,夜深了,先停更。明天再续。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anxiaohui-blog/p/483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