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yter notebook快速入门

1.内核:

      ipython(更高级的python解释器,原生的python解释器是>>>开头的,而ipython是In[x]:、Out[x]:开头的。ipython具有相当强大的代码自动补全命令技术的功能,jupyter notebook和句spyder都是以ipython为内核的)

2.安装

     pip install jupyter -i 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3.运行

     直接输入:jupyter notebook

4.快捷键

a.shift+回车:运行代码块并跳转到下一个代码块

    Ctrl+回车:运行代码块但不跳转到下一个代码块

b.蓝色:命令模式------X删除、Z恢复、回车键回到编辑模式

   绿色:编辑模式------Esc退回到命令

   回车键从命令模式回到编辑模式、Esc从编辑模式退回到命令模式

c.在前面按下M键,变成Markdown单元格

   在前面按下Y键,变成代码单元格

d.选中按X可以剪切掉

e.命令模式下,A在上方添加代码块、B在下方添加代码块、D删除当前代码块

                        C复制单元格、shift+V粘贴在上面、V粘贴在当前单元格

f.选中命令按L,可以对命令添加行数

g.用$xxx$插入数学公式(单行)、$$xxx$$(两行)

命令模式 (按键 Esc 开启)

  • Enter : 转入编辑模式
  • Shift-Enter : 运行本单元,选中下个单元
  • Ctrl-Enter : 运行本单元
  • Alt-Enter : 运行本单元,在其下插入新单元
  • Y : 单元转入代码状态
  • M :单元转入markdown状态
  • R : 单元转入raw状态
  • 1 : 设定 1 级标题
  • 2 : 设定 2 级标题
  • 3 : 设定 3 级标题
  • 4 : 设定 4 级标题
  • 5 : 设定 5 级标题
  • 6 : 设定 6 级标题
  • Up : 选中上方单元
  • K : 选中上方单元
  • Down : 选中下方单元
  • J : 选中下方单元
  • Shift-K : 扩大选中上方单元
  • Shift-J : 扩大选中下方单元
  • A : 在上方插入新单元
  • B : 在下方插入新单元
  • X : 剪切选中的单元
  • C : 复制选中的单元
  • Shift-V : 粘贴到上方单元
  • V : 粘贴到下方单元
  • Z : 恢复删除的最后一个单元
  • D,D : 删除选中的单元
  • Shift-M : 合并选中的单元
  • Ctrl-S : 文件存盘
  • S : 文件存盘
  • L : 转换行号
  • O : 转换输出
  • Shift-O : 转换输出滚动
  • Esc : 关闭页面
  • Q : 关闭页面
  • H : 显示快捷键帮助
  • I,I : 中断Notebook内核
  • 0,0 : 重启Notebook内核
  • Shift : 忽略
  • Shift-Space : 向上滚动
  • Space : 向下滚动

编辑模式 ( Enter 键启动)

  • Tab : 代码补全或缩进
  • Shift-Tab : 提示
  • Ctrl-] : 缩进
  • Ctrl-[ : 解除缩进
  • Ctrl-A : 全选
  • Ctrl-Z : 复原
  • Ctrl-Shift-Z : 再做
  • Ctrl-Y : 再做
  • Ctrl-Home : 跳到单元开头
  • Ctrl-Up : 跳到单元开头
  • Ctrl-End : 跳到单元末尾
  • Ctrl-Down : 跳到单元末尾
  • Ctrl-Left : 跳到左边一个字首
  • Ctrl-Right : 跳到右边一个字首
  • Ctrl-Backspace : 删除前面一个字
  • Ctrl-Delete : 删除后面一个字
  • Esc : 进入命令模式
  • Ctrl-M : 进入命令模式
  • Shift-Enter : 运行本单元,选中下一单元
  • Ctrl-Enter : 运行本单元
  • Alt-Enter : 运行本单元,在下面插入一单元
  • Ctrl-Shift-- : 分割单元
  • Ctrl-Shift-Subtract : 分割单元
  • Ctrl-S : 文件存盘
  • Shift : 忽略
  • Up : 光标上移或转入上一单元
  • Down :光标下移或转入下一单元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qw0710/p/1467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