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书生涯

下午整理书籍,看到了很多以前阅读过得书籍,回想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小时候家里给我买了很多书。有百科全书、名人传记、世界名著之类

内容如十万个为什么、10来种学科少儿科普、牛顿传、孔子传、爱迪生传、悲惨世界、汤姆索亚历险记、基督山伯爵等等

那时候家里不让我玩游戏,不让我看电视,没事干,也没什么零钱,只能看我爸妈买给我的这些书了,大约看了5、60本这类书吧

不过现在想来这个童年,我很庆幸

各种学科科普,让我懂得我喜欢做什么,对后面确立我明确地目标和方向还是很有利的

各种名人传记则虽然是少儿版,都尽量的美化各种名人,但正如《数学之美》的作者吴军先生所说一般“大多数时候,很多的历史偶然性背后有着它必然的原因”

这些名人虽然美化过了,但都还是有他们各自成功的原因和机遇。其中每个人的品德和坚韧、敢作敢为对我的印象很深

而世界名著则提高了我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虽然现在文学素养还是不太高,不过没看肯定连现在都远远不如)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的看书主要是培养了我的品德,并确立了我的喜好和方向

中学时期家里给我买了不少礼仪与交际、卡耐基交际大全、高效能认识9种性格、青少年自我管理手册、细节决定成败之类的书

因为那时候有点内向,也不太喜欢做什么的、就这样默默的看书并和几个熟悉的人玩,不过这些书那时候看着没什么感悟但也看完了。大约10来本吧

那段时间也开始接触了漫画小说,小说其实从金庸小说开始的吧

我买的看完了,发现朋友们家里也有几部,然后就互相交换着看。

后来发现他们家里也有不少历史书,和通俗小说,我也跟着交换着看

所以那一阵子看的最多的就是金庸14部和各种历史书,我发现我们几个的中国历史连起来,基本上全了

东周列国志、秦始皇演义、刘邦演义、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唐王李世民反正挺多的

这些看了一两遍、也不想看了,然后发现校外的租书店有小说和漫画可看,就天天看小说漫画、看了5、600部。。。这数量还是很多的

这段时间荒废了不少学业、从初中的班级前5,高中入学时班级第8,然后到高二班级排到将近50。。。

看着这个成绩单、我觉得不能再荒废下去了,然后开始学习、家教

然后高考时考了班级第13、勉强过了重点线、阴差阳错下,竟然上了重点大学

高三的时候我戒了小说,但买了很多杂志、动漫和电脑爱好者、大众软件、网友世界之类的

这些电脑杂志那时候对确定计算机类专业有不少影响,不过那时候在边缘城市家里也没网络、所以我都不知道编程为何物、我还以为电脑爱好者那种帮人解决小问题的就是计算机专业做的事情。。。囧

再说一点、其实我决定我想做电脑方向其实是更早之前决定的,只是看了这些计算机杂志后更确定了而已。电脑倒是家里很早就买了,我很喜欢电脑各方各面,一直想长大了做电脑相关的事业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的分数就过了一本线4分、勾上服从调剂也不一定能上的那种。学校是希望我勾上、但是家里很英明,让我决定

我选择学校后,我都是只填写了计算机相关专业,我都决定上普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了

结果第一批第三志愿的学校竟然来录取通知书了、而且还是软件工程

这个学校是我报的第一批4个学校里往年分数最高的,结果我爸随口说了句”选这学校吧“然后我照着我父亲,填写了这个学校的志愿

人生的机缘造化还真奇妙啊

现在想想,这些年其实我最吃亏的是数学和英语、小学初中那么好的基础都荒废了

接着就是大学了、因为我是少数民族、汉语和数理化基础课比汉族朋友们差、听不太懂、第一学期就挂了高数、第二学期拼命的学,拼命的自己做题,但还是60分低空滑翔

高数是我永远的痛啊,高三才好不容易补上了大一上挂的科。这段经历搞得我对数学一直没什么好的印象、直到最近看了吴军先生的数学之美才稍微改观了

不过大学不知道是兴趣使然还是什么、专业课学的还不错、理解也很容易。果然我还是适合兴趣驱动啊

基础课大部分60分滑翔的情况下、最后绩点能到2.9基本就靠专业课拉上来的

不过我发现、大学毕业时的集中层次大约这么分

最差的就是原本就不想来这种专业的,大学期间专业课基础课都没兴趣、考过就行的。毕业基本就那样

稍微好点就是没什么兴趣、但是肯努力地,这种的话,比天赋和兴趣都有,但是光玩的稍微好点,工作找的都还不错,不过这阶群的人除非能感受到兴趣和动力、以后的发展可能会慢一些

然后就是对专业有兴趣有天赋的那种、这阶群的分布是最广的。

这一阶段的人我们系喜欢玩的挺多,不过至少都有兴趣作动力,稍微都跟着老师做了些项目,看了些书

这群人主要差别就在,有没有确立方向,做项目的指导老师指导方向,看了多少课外书相关

我其实算是确立错了方向、基本就去搞MFC去了。。。后来才发现框架老旧,应用范围不广。

后来发现是我对IT咨询太不关注了,不关注市场和国内外潮流,只能这样而已。所以现在每晚都专门花一个小时去看IT相关新闻

不过搞了那么久MFC至少让我深入了解了MFC框架和消息机制,现在看一些其他平台的框架和消息机制也很容易看懂了,也不算亏了什么

我那算看了5,6本课外的应用和架构的书吧、稍微好点的看了10来本应用方面的书、更好的就是开始看国外优秀论文、或看了10来本原理性书籍的

不过最好的那种还真没怎么遇到。我也是结合网上刚毕业应届生们的读书量统计的而已

还有就是因为项目原因,看了几套开源的库,虽然那时候看的很痛苦,但是看完了几套,对我的代码风格,和阅读代码提高不少。

后面就是求职了,我以前没怎么比较过别人,就随着自己的兴趣搞,没什么感觉,但是看了些招聘需求后,再想想我会什么,发现我会的好少啊。

勉强算会的还是MFC的、不过幸好来了offer的东软和华为都看你的语言算法基础、项目经验,而不是你会什么具体技术

再说下那些招聘公司吧,其实我认为大学毕业后对具体技术熟悉的人还真不多,但他们就愿意要对那方面很熟悉的,这样就筛掉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有些人基础、学习能力、适应能力都还不错,还有项目经验,可惜就不是那个公司要的方向、那他基本就被筛选下来了,我觉得公司招的时候应该多注重于基础、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毕竟这才是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关键

不过这些也只是一个刚开始工作的人的感想而已,不用在意 

至于这个标题为什么是”看书”,而不是“读书”,那是因为小时候的更倾向于看和记,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读书则觉得是看,理解和分析整个的过程

我自认我以前大部分时间都只是看书,而不是读书,就那样了

就说到这里吧、好久写过这么长的文章了,可能还有不少拼写错误和误导,请大家见谅

文章出处:http://www.cnblogs.com/yin52133/ 本文可自行转载,但转载时记得给出原文链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n52133/p/259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