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kill不掉的语句

32 kill不掉的语句

mysql中有两个kill命令:一个是kill query+线程id,表示终止这个线程正在执行的语句;一个是kill connection+线程id,缺省connection值,表示断开这个线程的连接,当然如果这个线程有语句正在执行,也是要先停止正在执行的语句。

在大多数情况下,kill query/connection的命令是有效的。比如,执行一个查询的过程中,发现执行时间太久,要放弃查询,就可以用kill 命令,来终止这个查询。

还有一种情况,语句处于锁等待的时候,直接使用kill命令也是有效的

SESSION A

SESSION B

SESSION C

begin;

update t32 set c=c+1 where id=1;

update t32 set c=c+1 where id=1;(blocked)

Error 1317 :query execution was interrupted

Kill query thread_id_B;

收到kill以后,线程做了什么

Session b是直接终止掉线程,什么都不管就直接退出吗? 这是不行的。

当对一个表dml操作的时候,会在表上进行mdl读锁,所以,session b虽然处于blocked状态,但是还持有一个mdl读锁,如果线程被kill的时候,就直接终止,那之后这个mdl读锁就没有机会释放了。

所以,kill并不是马上就停止的意思,而是告诉执行线程,这条语句已经不需要继续执行了,可以开始”执行停止的逻辑了”

--其实,这根linuxkill命令类似,kill -N pid并不是让进程直接停止,而是给进程发一个信号,然后进程处理这个信号,进入终止逻辑,只是对mysqlkill命令来说,不需要传信号参数,只有停止这个命令。

当用户在执行kill query sessionBmysql处理kill命令做了两件事:

--1 session B的运行状态改成thd:kill_query(将变量killed赋值给the:kill_query)

--2 session B的执行线程发一个信号

kill执行的时候,kill不掉的时候

show processlistcommand的状态时Killed,在等待锁时,使用的函数这个等待状态可以被唤醒,但是,在执行的个别逻辑里面,如果不行,就进行sleep状态,可以在开一个session,执行kill线程的命令。

线程没有执行到判断线程状态的逻辑,由于io压力过大,读写io的函数一直返回,导致不能及时判断线程的状态。

另一种情况是,终止逻辑耗时较长,常见的情况

--1 超大事务执行期间被kill,回滚操作需要对事务期间生成的所有新数据版本做回收操作,耗时很长。

--2 大查询回滚,如果查询过程中生成了比较大的临时文件,加上此时文件系统压力大,删除临时文件可能需要等待io资源,到时耗时较长。

--3 ddl命令执行到最后阶段,如果被kill,需要删除中间过程中的临时文件,也可能受io资源影响耗时较久。

如果直接在客户端执行crtl+c 是不能直接终止线程的。

在执行ctrl+c的时候,是mysql客户端另外启动一个连接,然后发送一个kill query命令。

误解:如果库里面的表特别多,连接就会很慢

在一个库里面,如果表过多(6w多张表),会发现,每次用客户端连接就会卡在连接的界面,比较耗时

而如果db这个库里面的表比较少的话,连接起来就会很快

在客户端连接,每个客户端在和服务器建立连接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就是tcp握手,用户校验,获取权限,这几个操作,显然跟数据库里面的表的数量无关。

但是,当使用默认连接的时候,mysql客户端会提供一个本地库名和表名的补全功能,为了实现此功能,客户端在连接成功,需要多做一些操作

--执行show databases

--切到db1,执行show tables

--把这两个命令的结果用于构建一个本地的哈希表

可以根据提示,在连接命令中加参数-A,可以关掉这个自动补全的功能,客户端就可以很快的返回。

Mysql客户端发送请求后,接收服务端返回结果的方式有两种

--1 一种是本地缓存,在本地开一片内存, 先把结果存起来,如果用api开发,对应就是mysql_store_result方法

--2 另一种是不缓存,读一个处理一个,对应api开发mysql_use_result方法

Mysql客户端默认采用第一种方式,如果加上-quick参数,就会使用第二种。

使用quick参数的效果

--跳过表名自动补全

--mysql_store_result需要申请本地内存来缓存查询结果,如果查询太大,会耗费较多的本地内存

--不会把执行命令记录到本地的历史命令文件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hq1314/p/1082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