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mysql主从出现错误

大多数的互联网应用场景都是读多写少,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读性能问题,在数据库层解决读性能问题:一主多从

下面是多主从结构

虚线箭头表示主备关系,AA互为主备,从库B,C,D指向主库A,一主多从的设置,一般用于读写分离,主库复制所有的写入和一部分读,其他的读有从库分担。

在一主多从架构下,主库故障后的主备切换

相比一主一从的切换,一主多从结构在切换完成后,A’会成为新的主库,从库B,C,D也要改接到A,正是由于多了B,C,D重新指向的这个过程,所以这个主备切换的过程复杂度就增加了。

基于位点的主备切换

当我们把节点B设置节点A的从库的时候,需要执行change master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host_name

MASTER_PORT=$port

MASTER_USER=$user_name

MASTER_PASSWORD=$password

MASTER_LOG_FILE=$master_log_name

MASTER_LOG_POS=$master_log_pos  

前面的4个参数很容易确定,后面2个参数MASTER_LOG_FILEMASTER_LOG_POS,要从主库的master文件和位点继续同步

那么这2个参数怎么确定呢

原来节点BA的从库,本地记录的是A的位点,但是相同的日志,在AA上是不同的,因此,从库B切换过来的时候,先找到同步位点。

考虑切换过程中不能丢数据,所以我们找位点的时候,总是要找一个”稍微往前”的,然后再通过判断跳过那些在从库B上已经执行过的事务

一种方法

1 等待新主库A把中转日志(relay log)全部同步完成

2 A上执行show master status命令,得到当前A上最新的fileposition

3 取原主库A故障的时刻T

4 mysqlbinlog解析Afile,得到T时刻的位点。

mysqlbinlog File --stop-datetime=T --start-datetime=T

比如

# at 1881

#190109 15:22:37 server id 2018091901  end_log_pos 1928 CRC32 0x474e37c1        Rotate to mysql-bin.000023  pos: 4

DELIMITER ;

# End of log file

上面end_log_pos后面的是1928,表示的是A这个实例,在T时刻写入的binlog的位置,然后,我们把这个1928值作为$master_log_pos,用在节点Bchange master

然后这个值并不精确,为什么呢

可以设想有这么一种情况,加上在T这个时候,主库A已经执行完成了一个insert语句插入了R行数据,并且已经将binlog传给了AB,然后在传完的瞬间主库A就掉电了,那么,这时候系统的状态时这样的。

1 在从库B上,由于binlog同步了,R这一行数据已经存在

2 在新主库A上,R这一行也已经存在,日志是写在1928这个位置之后的

3 我们在从库B上执行change master,执行Afile文件的1928这个位置,就会把插入这一行数据的binlog又同步到B

同步线程就会报错 主键重复

遇到这种情况,要先主动跳过错误

set global sql_slave_skip_counter=1;

start slave;

因为在切换过程中, 可能会不止重复执行一个事务,要在从库B开始接收到新主库时,观察,遇到错误就停下来,执行一次跳过命令,直到不出现错误

另外一种方式,设置slave_skip_errors参数,直接跳过指定的错误:

1062 错误插入数据时唯一冲突 

1032 错误是删除数据时找不到行

因此可以把slave_skip_errors=’1032,1062’,这样中间遇到这个的错误时就直接跳过

这种直接跳过指定错误的方法,针对的是主备切换时,由于找不到精确的同步位点,所以只能采用这种方法来创建从库和新主库的主备关系

等完成了主备关系,并稳定执行一段时间,把该参数设置为null,以免以后真正的出现主备不一致。

GTID

5.6版本,引入了gtid,解决了上面主备切换,找位点困难的问题

GTIDglobal transaction identifiler,全局事务id,是一个事务在提交的时候生成的,是这个事务的唯一标识,格式:

GTID=server_uuid:gno

其中,server_uuid是一个实例第一次启动时自动生成的,是一个全局唯一的值

gno是一个整数,初始值是1,每次提交事务的时候分配给这个事务,并加1

Mysql官方的定义

GTID=source_id:transaction_id

这里的source_id就是uuid

Mysql里说的transaction_id是指事务id,事务id是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分配的,如果这个事务回滚了,这个事务id也会递增,gno是在事务提交的时候才会分配

从效果上看,gtid往往是连续的,因此用gno来表示更容易理解

GTID启动比较简单,只需要在mysql实例启动时候加参数gtid_mode=onenforce_gtid_consistency=0

gtid模式下,每个事务都会跟一个gtid一一对应,这个gtid有两种方式

1 如果gtid_next=automatic,代表使用默认值,这时,mysql就会把server_uuidgno分配给这个事务

  1. 记录binlog的时候,先记录一行 SET @@SESSION.GTID_NEXT=server_uuid:gno
  2. 把这个gtid加入本实例的gtid集合

2 如果gtid_next是一个指定的gtid值,比如通过set gtid_next=’current_gtid’指定为current_gtid,那么有两种可能

A 如果current_gtid已经存在于实例的gtid集合,接下来执行的这个事务会直接被忽略

B 如果current_gitd没有存在于实例的gtid集合中,就将这个current_gtid分配给接下来要执行的事务,也就说系统不需要给这个事务生成新的gtid,因此gno也不用加1

注意,一个current_gtid只能给一个事务使用,这个事务提交后,如果是要执行下一个事务,就要执行set命令,把gtid_next设置成另外一个gtid或者automatic

这样,每个mysql实例都维护了一个gtid集合,用来对应这个实例执行过的所有事务

gtid模式下,出现主键冲突,就要跳过错误

stop slave;

set gtid_next='aaaaaaaa-cccc-dddd-eeee-ffffffffffff:10';

begin;

commit;

set gtid_next=automatic;

start slave;

其中,前三条语句的作用,是通过提交一个空事务,把这个gtid加到实例的gtid的集合中

再执行start slave命令让同步线程执行起来的时候,实例会继续执行主库传来的事务,但是由于'aaaaaaaa-cccc-dddd-eeee-ffffffffffff:10'已经存在于实例的gtid集合中,所以实例就会直接跳过这个事务,也就不会再出现主键冲突的错误。

在上面的语句中,set gtid_next=automatic作用是恢复gtid的默认分配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之后有新的事务在执行,就还是按照原来的分配方式继续执行。

基于GTID的主备切换

现在已经理解了gtid的概念,在看看基于gtid的主备复制用法

gtid模式下,备库B要设置为新主库A’的从库的语法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host_name

MASTER_PORT=$port

MASTER_USER=$user_name

MASTER_PASSWORD=$password

master_auto_position=1

其中,master_auto_position=1 就表示这个主备关系是使用gtid协议,已经不需要上面的fileposition位点了。

我们把现在这个时刻,实例A’gtid集合记为set_a,实例Bgtid集合记为set_b,看主备切换的逻辑

在实例B上执行start slave命令,取binlog的逻辑:

1 实例B指定主库A’,基于主备协议建立连接

2 实例Bset_b发给主库A

3 实例A算出set_aset_b差集,也就所有存在于set_a,但是不存在set_bgtid的集合,判断A’本地是否包含了这个差集需要的所有binlog事务

 如果不包含,表示A’已经把实例B需要的binlog给删掉了,直接返回错误

 如果确认全部包含A从自己的binlog文件里面,找出第一个不在set_b的事务,发给B.

4 之后就从这个事务开始,往后读文件,按顺序取binlog发给B去执行。

其实,这个逻辑里面包含了一个设计思想:在基于gtid的主备关系里,系统认为只要建立主备关系,就必须保证主库发给备库的日志是完整的。因此,如果实例B需要的日志已经不存在,A就拒绝把日本发给B

这跟基于位点的主备协议不同。基于位点的协议,是由备库决定的,备库指定哪个位点,主库就发哪个位点,不做日志的完整性判断

基于上面的介绍,从库B,C,D只需要分别执行change master命令 执行实例A’就可以。

其实,严谨地说,主备切换不是不需要找点位了,而是找点位这个工作,在实例A内部就已经完成,由于这个工作是自动的,所以对HA系统的开发人员来说,非常友好。

之后这个系统就有新主库A’写入,主库A’的自己生成的binlog中的gtid集合格式:server_uuid_of_A’:1-M

如果之前从库Bgtid集合格式是server_uuid_of_A:1-N,那么切换之后就变成了server_uuid_of_A:1-N,server_uuid_of_A’:1-M

GTID和在线DDL

假设,在互为主备的实例X和实例Y,且当前主库是X,并且都打开了gtid模式,这时的主备切换流程可以变成这样:

在实例Xstop slave

在实例Y上执行DDL,这里不需要关闭binlog

执行完成后,查出这个DDL语句对应的gtid,并记为server_uuid_of_Y:gno

到实例X 上执行以下语句序列

set GTID_NEXT="server_uuid_of_Y:gno";

begin;

commit;

set gtid_next=automatic;

start slave;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既可以当实例Y的更新有binlog记录,同时也可以确保不会在实例X上执行这个更新条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hq1314/p/1069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