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 Learning:Caching

Hibernate Caching Kinds:

1.First-level cache:

Session缓存(又称作事务缓存):Hibernate内置的,不能卸除。

缓存范围:缓存只能被当前Session对象访问。缓存的生命周期依赖于Session的生命周期,当Session被关闭后,缓存也就结束生命周期。

2.Second-level cache:

SessionFactory缓存(又称作应用缓存或进程级缓存):使用第三方插件,可插拔。

缓存范围:缓存被应用范围内的所有session共享。这些session有可能是并发访问缓存,因此必须对缓存进行更新。缓存的生命周期依赖于应用的生命周期,应用结束时,缓存也就结束了生命周期,二级缓存存在于应用程序范围。

3.Query-level cache:

查询缓存: 一模一样的条件

Tips: Session在查找一个对象时,会首先在自己的一级缓存中进行查找,如果没有找到,则进入二级缓存中进行查找,如果二级缓存中存在,则将对象返回,如果二级缓存中也不存在,则从数据库中获得。

session.find方法永远是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不会从二级缓存中获取数据,即便其中有其所需要的数据也是如此。

查询时使用缓存的实现过程为:首先查询一级缓存中是否具有需要的数据,如果没有,查询二级缓存,如果二级缓存中也没有,此时再执行查询数据库的工作。要注意的是:此3种方式的查询速度是依次降低的。


First-level cache Practice:

Hibernate一些与一级缓存相关的操作(时间点):

数据放入缓存:

1. save()。当session对象调用save()方法保存一个对象后,该对象会被放入到session的缓存中。

2. get()和load()。当session对象调用get()或load()方法从数据库取出一个对象后,该对象也会被放入到session的缓存中。

3. 使用HQL和QBC等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

4.iterate(查询实体对象)

数据从缓存中清除:

1. evit()将指定的持久化对象从缓存中清除,释放对象所占用的内存资源,指定对象从持久化状态变为脱管状态,从而成为游离对象。
2. clear()将缓存中的所有持久化对象清除,释放其占用的内存资源。

其他缓存操作:

1. contains()判断指定的对象是否存在于缓存中。
2. flush()刷新缓存区的内容,使之与数据库数据保持同步。


Second-level cache Practice:

适合存放到二级缓存中的数据:
1. 很少被修改的数据。
2. 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允许出现偶尔并发的数据。
3. 不会被并发访问的数据。
4. 参考数据,指的是供应用参考的常量数据,它的实例数目有限,它的实例会被许多其他类的实例引用,实例极少或者从来不会被修改。
不适合存放到二级缓存的数据:
1. 经常被修改的数据。
2. 财务数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
3. 与其他应用共享的数据。

配置二级缓存需要第三方插件,以ehcache为例:

Step1:ehcache-1.2.3.jar,commons-logging-1.0.4.jar,将ehcache.xml放在项目的source目录下

Step2:在Hibernate的配置文件hibernate.cfg.xml中添加如下配置项: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use_second_level_cache">true</property>
<property name="hibernate.cache.provider_class">
	net.sf.ehcache.hibernate.EhCacheProvider
</property>

Step3:在工程的classPath中建立EHCache的配置文件ehcache.xml。

<ehcache>
    <diskStore path="java.io.tmpdir"/>
    <default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①
        eternal="false"  ②
        timeToIdleSeconds="120"  ③
        timeToLiveSeconds="120"  ④
        overflowToDisk="true"  ⑤
        />
</ehcache>

① 缓存中最大允许保存的对象数量。

② 缓存中数据是否为常量。

③ 缓存数据钝化时间,单位为秒。

④ 缓存数据生存时间,单位为秒。

⑤ 内存不足时,是否启用磁盘缓存。

Step4:在需要被缓存的持久化对象的hbm文件中指定缓存的同步策略,在<class>标签下添加一个<cache>子标签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zhaolongedu.vo.Student" table="t_student">
	<cache usage="read-only"/>  ①
		…
</class>
</hibernate-mapping>

① 指定缓存的同步策略。不同的缓存实现,对缓存的同步策略的支持也是不相同的。EHCache支持以下三种同步策略:

1. read-only:只读。对于不会发生改变的数据,可以使用只读性缓存。

2. read-write:可读写缓存。用于对数据同步要求严格的情况。

3. nonstrict-read-write:如果程序对并发访问下的数据同步要求不是很严格,且数据更新操作不频繁时可采用该缓存策略。

Tips:若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想要在在获取一方的时候将关联的多方缓存起来,需要在集合属性下添加<cache>子标签,这里需要将关联的对象的hbm文件中必须在存在<class>标签下也添加<cache>标签,不然Hibernate只会缓存OID。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suxiaolei.hibernate.pojos.Customer" table="customer">
            <!-- 主键设置 -->
            <id name="id" type="string">
                <column name="id"></column>
                <generator class="uuid"></generator>
            </id>
            
            <!-- 属性设置 -->
            <property name="username" column="username" type="string"></property>
            <property name="balance" column="balance" type="integer"></property>
            
            <set name="orders" inverse="true" cascade="all" lazy="false" fetch="join">
                <cache usage="read-only"/>
                <key column="customer_id" ></key>
                <one-to-many class="com.suxiaolei.hibernate.pojos.Order"/>
            </set>
            
        </class>
    </hibernate-mapping>


Query-level cache Practice:

查询缓存是针对普通属性结果集的缓存,对实体对象的结果集只缓存id(其ID不是对象的真正ID,它与查询的条件相关即where后的条件相关,不同的查询条件,其缓存的id也不一样)。

查询缓存的生命周期,当前关联的表发生修改或是查询条件改变时,那么查询缓存生命周期结束,它不受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生命周期的影响,iterate只和二级缓存有关,list和二级缓存和查询缓存都有关。

Query

list()

需要显示:session.createQuery("from Category").setCacheable(true).list();

Cache provider:

Hibernate并未提供对二级缓存的产品化实现,而是为第三方缓存组件的使用提供了接口,当前Hibernate支持的第三方二级缓存的实现如下:

 

download

References:

1.http://www.tutorialspoint.com/hibernate/hibernate_caching.ht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efengmeander/p/334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