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的实现原理

需要用到递归的3种情况:
(1)定义是递归的
例如计算阶乘的递归函数
longFactorial(longn){
    if(n==0) return1;
    elsereturnn*Factorial(n-1);
}
(2)数据结构是递归的
例如搜索单链表最后一个结点的算法
LinkNode *FindRear(LinkNode *f){
    if(f==NULL) returnNULL;
    elseif(f->link==NULL) returnf;
    elsereturnFindRear(f->link);
}
在单链表中搜索值等于x的结点
voidSearch(LinkNode *f,T& x){
    if(f==NULL) return;
    elseif(f->data==x) returnf;
    elsereturnSearch(f->link,x); 
}
(3)问题的解法是递归的
例如如汉诺塔问题:先将n-1个盘子移动到b柱子,再把最下面的盘子移动到c柱,再把n-1个盘子移动到c柱。T(n)=2T(n-1)+1=2n-1。
又例如辗转求余法求724和344的最大公约数:
int GCD(int m , int n){
    if(m<0) m=-m;
    if(n<0) n=-n;
    if(n==0) return m;
    return GCD(n , m%n);
}
GCD(724 , 344)=GCD(344 , 36)=GCD(36 , 20)=GCD(20 , 16)=GCD(16 ,4)=GCD(4 , 0)=4
可以这么递归的原因:
假设a=qb+r,r=a%b
若a和b有公因子d(d|a且d|b),则d也是a-qb=r的因子,故d是b和r的公因子(d|b且d|r)
若b和r有公因子d(d|b且d|r),则d也是r+qb=a的因子,故d是a和b的公因子(d|a且d|b)
因此a和b的公因子集合、b和r的公因子集合是相同的
 
递归工作栈
IA-32使用栈来支持过程的嵌套调用。每个过程都有自己的栈区,称为栈帧(stack frame) 。因此,一个栈由若干栈帧组成,每个栈帧用专门的帧指针寄存器EBP指定起始位置,当前栈帧的范围在其和栈指针寄存器ESP指向区域之间。
IA-32规定,寄存器EAX、ECX和EDX是调用者保存寄存器。当过程P调用过程Q时,Q 可以直接使用这三个寄存器,不用将它们的值保存到栈中,这也意味着,如果P在从Q返回后还要用这三个寄存器的话,P应在转到Q之前先保存它们的值,并在从Q返回后先恢复它们的值再使用。寄存器EBX、ESl、EDI是被调用者保存寄存器,Q必须先将它们的值保存到栈中再使用它们,并在返回P之前先恢复它们的值。
(1)每次递归调用前,先将参数n~参数1按序复制到调用过程栈帧中
(2)执行call指令:首先将返回地址(call指令要执行时EIP的值,即call指令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压入栈顶,然后将程序跳转到当前调用的方法的起始地址,相当于执行了push和jump指令。
递归调用时,每一层调用过程栈帧中存放的返回地址都是相同的。
(3)每次递归,必定要先push %ebp(把原帧指针保存在栈顶)和mov %esp,%ebp(把存放原帧指针的栈顶,设置为新栈底)
被调用者定义的非静态局部变量仅存放于当前栈帧,调用结束后就被释放了。
最后往往通过EAX寄存器将结果返回给调用者。
(4)执行leave指令:将栈指针指向帧指针,然后pop备份栈顶存放的原帧指针到EBP。
(5)最后执行ret指令:将栈顶的返回地址弹出到EIP,然后按照EIP此时指示的指令继续执行程序。
如图所示,Q的过程体执行时,入口参数1的地址总是R[ebp]+8,入口参数2的地址总是R[ebp]+12……(在栈中传递的参数若是基本类型,则都被分配4个字节)
与IA-32不同,x86-64最多可有6个整型或指针型参数通过寄存器传递,超过6个入口参数时,后面的通过栈来传递。在栈中传递的参数若是基本类型,则都被分配8个字节。栈中的地址也变为了8个字节。
RAX、R10和R11为调用者保存寄存器。RBX、RBP、R12、R13、R14和R15为被调用者保存寄存器,需要将它们先保存在栈中再使用,最后返回前再恢复其值。
过程调用中使用的栈机制和寄存器使用约定,使得可以进行过程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理解了递归的实现原理后,对于递归过程,就可以用栈将它改为非递归过程,如用栈帮助求解斐波那契函数的非递归算法
struct Node{   //栈结点的类定义
    longn;    //记忆走过的n
    inttag;   //区分左右递归的标志
}
longFibnacci(longn){
    Stack<Node> S ;
    Node *w;
    longsum=0;
    do{
        while(n>1){
            w->n=n;
            w->tag=1;
            S.push(w);
            n--;
        }
        sum=sum+n;
        while(!S.IsEmpty()){
            S.Pop(w);
            if(w->tag==1){    //tag==1表示向左递归
                w->tag=2;     //tag==2表示向右递归
                S.push(w);
                n=w->n-2;
                break;
            }
        }
    }while(!S.IsEmpty());
}
直接用递归法、或是借助栈求解斐波那契函数的时间复杂度是O(2n),因此可改用迭代法
longFibIter(longn){
    if(n<=1) returnn;
    longtwoback=0,oneback=1,Current;
    for(i=2;i<=n;i++){
        Current=twoback+oneback;  //计算Fib(i-2)+Fib(i-1)的值
        twoback=oneback;     //把Fib(i-1)的值保存作为下一次的Fib(i-2)
        oneback=Current;     //把Fib(i)的值保存作为下一次的Fib(i-1)
    }
    returnCurrent;
}
 
如果觉得斐波那契函数的非递归算法不好理解,可以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
逆向打印数组A[]中数值的递归算法
voidrecfunc(intA[],intn){
    if(n>=0){
        cout<<A[n]<<",";
        n--;
        recfunc(A,n);
    }
}
改用迭代算法
voiditerfunc(intA[],intn){
    while(n>=0){
        count<<A[n]<<",";
        n--;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yuliufeng/p/921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