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hoCoder-1093-SPFA

SPFA的卓越之处就在于处理多点稀疏图,因为点太多的话,我们直接用矩阵来存图的话是存不下的。
所以当我们用邻接矩阵来存图的话,我们就可以用SPFA来解决这类问题,spfa就是优化版的bellman-ford算法。
当我们无法对于单源最短路进行更新的话,说明所有的从起点出发的路已经都是最优了,这时候,我们的广搜也就结束了,
我们的spfa也就结束了。
我们从起点开始进入,然后选择和起点相邻的点,看看能否通过起点来更新,从起点到其它点的距离,如果可以,我们就让这下一个点进入队列,然后标记它在队列里面,然后我们再从下一个点进入,去更新其它的最短路。
这就是spfa,其实和dijkstra算法的主要核心思想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spfa 要尝试去更新每条路,而不是像dijkstra一样,每次都去循环选择。
至于我们每次都让一个点只进入队列一次,原因就是在于我们每次只是选择一些我们可以更新的点,用这个可以更新的点,去更新其它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a点是原点,我们接着就让b和c入队列,我们通过b去更新的时候,发现c已经在队列里面了,我们对d[c]进行更新,看是否通过b点可以跟新c点,如果可以,就进行更新,更新之后发现c已经在队列里面了,我们就不添加c进入队列。
我们用完b之后,开始使用c点。
当我们用c去更新d,这时候就发现,因为d[c]是更新过的,如果可以更新,说明走b 更短,我们就可以通过c考虑走d是否更短,如果d[c]没有更新,就说明走b不短,所以我们就直接走c进行更新d,看看是否更短。
这时候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我们在更新b的时候,即使将c加入队列,也只是一种浪费资源的操作,所以,我们就不把c再次加入队列了。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vector>
#include <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00005;
const int INF = 0x7f7f7f7f;
vector<int> v1[maxn];
vector<int> v2[maxn];
int n, m, s, t;
int d[maxn],isque[maxn];

void spfa()
{
    d[s] = 0;
    queue<int> q;
    q.push(s);
    isque[s] = 1;
    while (!q.empty()) {
        int u = q.front();
        q.pop();
        isque[u] = 0;
        for (int i = 0; i < v1[u].size();i++) {
            int v = v1[u][i];
            int len = v2[u][i];
            if (d[v]>d[u]+len) {
                d[v] = d[u] + len;
                if (!isque[v]) {
                    q.push(v);
                    isque[v] = 0;
                }
            }
        }
    }
}

int main()
{
    scanf("%d%d%d%d", &n, &m, &s, &t);
    int u, v, c;
    for (int i = 0; i < m;i++) {
        scanf("%d%d%d", &u, &v, &c);
        v1[u].push_back(v);
        v1[v].push_back(u);
        v2[u].push_back(c);
        v2[v].push_back(c);
    }
    memset(d, INF, sizeof(d));
    memset(isque, 0, sizeof(isque));
    spfa();
    printf("%d
", d[t]);
    return 0;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yqxyq/p/1036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