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面试题】如果让你创业,你会选择什么?

答案及理由

我会选择可穿戴设备 ,理由有三:

  1. 互联网与硬件的结合是未来的大势所趋,通过硬件来采集数据,而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交换数据,让其形成流动的信息。
  2. 未来会从卖产品的阶段向卖服务的阶段转化,将可穿戴设备与大数据分析手段相结合,可以形成与用户自身以及社会生活相关的分析报告,指示决策。
  3. 可穿戴设备相比于其他硬件设备,更贴近用户自身,采集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数据,应用场景有:轨迹跟踪,状态监测,健康管理等。

设计思路

我们先来看下可穿戴设备可以记录下哪些信息:

  1. 位置信息:主要是指地理位置的信息。
  2. 状态信息:例如行走,久坐,卧躺等。
  3. 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
  4. 生命信息:如脉搏、心跳、体表温度等。

再来看看根据这些信息会产生怎样的应用场景:

  1. 一个运动爱好者会把他的运动轨迹记录下来,如骑行、跑步等,类似应用有Nike FuelBand。
  2. 一个旅游爱好者会用把他的足迹记录下来和别人分享。(以上两点都是位置信息的利用)
  3. 每天的日常动作将会被记录下来,例如步行、上楼、喝水、吃饭、上厕所等,类似应用有Jawbone UP。(基于状态信息)
  4. 传感器会对周遭环境进行感知并对变化较大或者危险处境作出提醒。(基于环境信息)
  5. 贴身的传感器会对健康或者生命信息作出感知,并形成稳定的分析报告,用户可以将其提供给医生供诊断参考。(基于生命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产品的目标人群:

1. 运动爱好者。2. 旅游爱好者。3.老人和孩子等需要关注的人群,这些设备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定位并远离危险。4.慢性病患者,传感器的信息会帮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的基本身体状况。5. 更一般的人群,愿意记录每天的日常生活,观察自己的习惯并作出更好的改变。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我们的产品将会有的一些重要特性。

  1. 小型化或者微型化,现有的可穿戴设备都会给用户附属一个额外的传感器,给用户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因为用户忘记带传感器而丢失了数据。我认为传感器应该融入用户当前的随身物品中,例如衣服、眼镜、鞋子等。
  2. 无屏化。现有的无论是智能手表或者是Google Glass,似乎又增加了一个屏幕,虽然很酷,但是作为可穿戴设备本身,其精确地记录信息的功能比更多的这一个屏幕能展示出来的信息更重要(我们知道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条件所限,屏幕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无屏化将会是主流。
  3. 精确的传感器,主要包括高精度方向传感器(陀螺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心跳脉搏传感器等。这是整个产品的核心所在。
  4. 低功耗的通信手段。上面说了传感器要精确地记录数据,而处理数据这一步我们完全可以交给现在越来越普及的移动终端来做,甚至交给云端来运算。因此,低功耗的通信方式十分重要,蓝牙4.0将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5. 云+端的结合。用户的可穿戴终端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他们通过通信手段与外部交换数据,采集到的数据将会被发送至云端,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将这些数据可视化展示到用户面前。这方面Jawbone Up和fitbit是个很好的例子。
  6. 社交属性的引入。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将运动信息上传到SNS社区,与好友进行PK,这其实才是可穿戴设备社交属性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向更亲密关系之间延伸,比如家庭之间健康数据的共享,可以实现远程的关怀,再比如平时的起居数据以及基本健康数据可以提交给医生供诊断参考或者提出医学建议等。

挑战和解决方法

对于选择可穿戴设备创业,我们会有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1. 现有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只是手机的一个附属产品,没有了手机便只能提供一些基本信息,用户为何还会不辞辛劳的来用这个产品呢?
  2. 对采集到数据的挖掘、利用以及展示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3. 硬件的起步代价相对于软件的大很多,尤其在智能硬件方面;而有硬件背景的大公司进入该领域的鸿沟又很小,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定位,我们没有将可穿戴设备定义为智能设备,而是一个多功能的信息采集中心,而后续处理步骤再交给其他智能终端,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形成了独立的中心。

针对第二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难点,我们借鉴Jawbone Up和fitbit的经验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

针对第三个问题,当前可编程硬件的兴起,可以以最小代价完成原型搭建并测试,再交给专业的硬件设计外包公司去完成工业设计和量产,应该不存在门槛较高的问题。而大公司竞争这块,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社交属性这块,注重人际关系和人文关怀的引导,在蓝海阶段努力攒基础数据和用户口碑,可以有效地防止大公司的市场侵占,另外,可持续化的创新也是保证不落后的有力武器。

 本文用菊子曰发布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weiwei/p/3348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