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M之聚合索引

Django中的聚合索引

专业来说可以把索引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目录。而微软的SQL SERVER提供了两种索引:聚集索引(clustered index,也称聚类索引、簇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nonclustered index,也称非聚类索引、非簇集索引)。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聚集索引和非聚集索引的区别: 

    其实,我们的汉语字典的正文本身就是一个聚集索引。比如,我们要查"安"字,就会很自然地翻开字典的前几页,

因为"安"的拼音是"an",而按照拼音排序 汉字的字典是以英文字母"a"开头并以"z"结尾的,那么"安"字就自然地排在字典的前部。

如果您翻完了所有以"a"开头的部分仍然找不到这个字,那么就 说明您的字典中没有这个字;同样的,如果查"张"字,

那您也会将您的字典翻到最后部分,因为"张"的拼音是"zhang"。也就是说,字典的正文部分本身 就是一个目录,您不需要再去查其他目录来找到您需要找的内容。

  我们把这种正文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目录称为"聚集索引"

如果您认识某个字,您可以快速地从自动中查到这个字。但您也可能会遇到您不认识的字,不知道它的发音,

这时候,您就不能按照刚才的方法找到您要查的字,而 需要去根据"偏旁部首"查到您要找的字,

然后根据这个字后的页码直接翻到某页来找到您要找的字。但您结合"部首目录"和"检字表"

而查到的字的排序并不是 真正的正文的排序方法,比如您查"张"字,我们可以看到在查部首之后的检字表中"张"的页码是672页,

检字表中"张"的上面是"驰"字,但页码却是63 页,"张"的下面是"弩"字,页面是390页。很显然,这些字并不是真正的分别位于"张"字的上下方,

现在您看到的连续的"驰、张、弩"三字实际上就是他 们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排序,是字典正文中的字在非聚集索引中的映射。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找到您所需要的字,但它需要两个过程,先找到目录中的结果,然后 再翻到您所需要的页码。

Django的元类建索引————索引:而索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加快检索表中数据,索引是经过某种算法优化过的,因而查找次数要少的多。因此,索引是用来定位的。

如下:

Django(元信息)元类建索引

class Book(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64)
 
    class Meta:
        # 自定义表名
        db_table = 'table_name'
        # 联合索引: 索引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加快检索表中数据
        index_together = ('tag1', 'tag2')
        # 联合唯一索引:两个字段全部重复才算重复
        unique_together = ('tag3', 'tag4')
        # 排序字段
        ordering = 'ordering_tag'
        # /admin/中显示的表名称
        verbose_name = 'table_name'
  

而两种索引的作用,套用上面所举的例子形容如下:

聚集索引

这一种索引,该索引中键值的逻辑顺序决定了表中相应行的物理顺序。 
聚集索引确定表中数据的物理顺序。聚集索引类似于电话簿,后者按姓氏排列数据。

由于聚集索引规定数据在表中的物理存储顺序,因此一个表只能包含一个聚集索引。

但该索引可以包含多个列(组合索引),就像电话簿按姓氏和名字进行组织一样。 
     
     聚集索引对于那些经常要搜索范围值的列特别有效。使用聚集索引找到包含第一个值的行后,便可以确保包含后续索引值的行在物理相邻。例如,如果应用程序执行 的一个查询经常检索某一日期范围内的记录,则使用聚集索引可以迅速找到包含开始日期的行,然后检索表中所有相邻的行,直到到达结束日期。这样有助于提高此 类查询的性能。同样,如果对从表中检索的数据进行排序时经常要用到某一列,则可以将该表在该列上聚集(物理排序),避免每次查询该列时都进行排序,从而节 省成本。     

当索引值唯一时,使用聚集索引查找特定的行也很有效率。例如,使用唯一雇员 ID 列 emp_id 查找特定雇员的最快速的方法,是在 emp_id 列上创建聚集索引或 PRIMARY KEY 约束。

非聚集索引

这一种索引,该索引中索引的逻辑顺序与磁盘上行的物理存储顺序不同。

索引是通过二叉树的数据结构来描述的,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聚簇索引:索引的叶节点就是数据节点。

而非聚簇索引的叶节点仍然是索引节点,只不过有一个指针指向对应的数据块。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uedine/p/1181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