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项目

教学班级:005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zhGit/Intersectpro

项目 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班级博客
这个作业的要求在哪里 结对项目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会团体和个人的软件开发方式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我实现目标 结对编程,体会合作

在开始实现程序之前,在下述 PSP 表格记录下你估计将在程序的各个模块的开发上耗费的时间。

PSP2.1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预估耗时(分钟) 实际耗时(分钟)
Planning 计划
.Estimate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40 40
Development 开发
·Analysis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600 没有具体计算
·Design Spec 生成设计文档 60 60
·Design Review 设计复审 (和同事审核设计文档) 10 10
·Coding Standard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10 10
·Design 具体设计 20 0
·Coding 具体编码 400 没统计
·Code Review 代码复审 30 30
·Test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120 120
Reporting 报告
·Test Report 测试报告 20 20
·Size Measurement 计算工作量 20 20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60 60

看教科书和其它资料中关于 Information Hiding,Interface Design,Loose Coupling 的章节,说明你们在结对编程中是如何利用这些方法对接口进行设计的。

Information Hiding:对这一项应用比较少,所有类的属性和方法基本都是public,没有特别隐藏的方法或者变量。
Interface Design:只是创建一个能工作的应用程序是不够的。 用户期待直观的,吸引人的,强壮的应用。所以我们采用gui来完成与用户的交互。图形界面简单直接,易于操作。
Loose Coupling:很多不需要交流的参数和变量都封装在模块单元内部,不用被其他单元知晓,其他模块单元只需要知道提供的函数接口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返回的数据类型。

计算模块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设计包括代码如何组织,比如会有几个类,几个函数,他们之间关系如何,关键函数是否需要画出流程图?说明你的算法的关键(不必列出源代码),以及独到之处。

我们在core模块中,为点、线、圆各建了一个类。其中,线分为直线、线段、射线,这三种都属于线这个类,用类中的一个整型变量来区分(0-直线,1-射线,2-线段)。然后线与线求交点,然后线与圆求交点,然后圆与圆求交点三个函数(直线、线段、射线都属于线,用同一个函数处理,在求出交点后,根据射线和线段的性质对交点取舍)。这些外部单元模块不需要知道,core向外提供了三个重载函数solve作为借口,外部模块只需要按头文件中的函数声明顺序输入参数即可(输入的参数就和结对项目中给的样例是一样的,比如直线就输入一个字符‘L’,四个整型代表两个点坐标,采用这样的标准输入来降低耦合度)。

画出 UML 图显示计算模块部分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

计算模块接口部分的性能改进。记录在改进计算模块性能上所花费的时间,描述你改进的思路,并展示一张性能分析图(由VS 2015/2017的性能分析工具自动生成),并展示你程序中消耗最大的函数。

我们起初用来存储几何类型数据信息的数据结构是set容器,但是set容器是一个基于红黑树的容器,他需要维护树结构的平衡和顺序,这会带来时间开销,然而这些功能对于这次的项目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又换用了vector容器。vector容器相当于就是一个动态数组,他的插入、删除速度要由于set,但是数组扩容时,vector需要复制整个数组,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开销。vector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在插入几何对象时需要判断这个集合对象是否已经存在容器中,要解决这个问题,vector需要遍历一遍整个数组,在分析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插入点时,为了避免插入重复点,需要大量时间遍历数组,占到了90%以上的时间开销。于是我们决定使用hash结构来存储几何类型,可以避免对容器的遍历

看 Design by Contract,Code Contract 的内容: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sign_by_contract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devlabs/dd491992.aspx
描述这些做法的优缺点,说明你是如何把它们融入结对作业中的。
优点:
(1)编写者和使用者都可以得到足够的信息。
(2)对于编写者来说,明确接口功能,检查预期行为,帮助debug,缩小了检测时间的花销。
(3)对于使用者来说,必要的有关接口的信息,给了使用者正确的使用方法。
缺点:编写需要额外的时间开销。

计算模块部分单元测试展示。展示出项目部分单元测试代码,并说明测试的函数,构造测试数据的思路。并将单元测试得到的测试覆盖率截图,发表在博客中。要求总体覆盖率到 90% 以上,否则单元测试部分视作无效。

首先我们考虑所有的几何类型组合,共有10种(从4个选2个,比如LC相交,从4个选1个,比如LL相交),再根据分支覆盖情况添加测试样例。






计算模块部分异常处理说明。在博客中详细介绍每种异常的设计目标。每种异常都要选择一个单元测试样例发布在博客中,并指明错误对应的场景。

我们设计了4种异常情况:
(1)输入几何类型字符不合法,输入了L, R, S, C之外的几何类型
(2)输入的点的坐标不在规定范围内
(3)输入的直线的两个端点重合
(4)输入的圆的半径r小于等于0


界面模块与计算模块的对接。详细地描述 UI 模块的设计与两个模块的对接,并在博客中截图实现的功能。


ui模块如图所示,有两种输入方式:(1)直接从文件导入; (2)输入几何对象数据信息来增加集合对象。
用户输入数据后,ui模块调用core模块的solve函数接口,将这些数据传到core模块中去运算,core将算出来的交点坐标返回给ui模块,ui在下方的显示界面上绘制出几何图形和交点。

界面模块的详细设计过程。在博客中详细介绍界面模块是如何设计的,并写一些必要的代码说明解释实现过程。

我们使用了qt的信号与槽机制来实现以上功能。首先我们所用的组件有6个push button,分别是上图中给出的6个功能,每个push button对应一个被用户点击都会发出一个clicked()信号(这个信号函数由qt的库提供),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包这些clicked()对应到相应的功能上,也就是qt的信号与槽机制。以下是这几个槽函数的函数声明以及6个push botton的声明,以及注释说明每个槽函数具体干什么。

    private: 
        QPushButton     *btnFile;
        QPushButton     *btnHelp;
        QPushButton     *btnLine;
        QPushButton     *btnCycle;
        QPushButton     *btnInfile;
        QPushButton     *btnAbout;
    private slots:
        void on_btnFile(bool checked); //btnfile按钮的clicked(bool)信号的槽函数,点击将会进入选择要导入的文件路径
        void on_btnHelp(bool checked);//btnHelp按钮的clicked(bool)信号的槽函数,点击将会跳出一个文本窗口介绍本UI界面
        void on_btnLine(bool checked); //btnHelp按钮的clicked(bool)信号的槽函数,点击将会跳出一个窗口,用户在这个窗口输入想要插入的Line的参数
        void on_btnCycle(bool checked); //btnCycle按钮的clicked(bool)信号的槽函数,点击将会跳出一个窗口,用户在这个窗口输入想要插入的Cycle的参数
        void on_btnInfile(bool checked); //btnInfile按钮的clicked(bool)信号的槽函数,点击将会把先前读入的文件信息转化为几何图形绘制在画布上。
        void on_btnAbout(bool checked); //btnAbout按钮的clicked(bool)信号的槽函数,点击将会跳出一个文本窗口,窗口中显示当前已输入几何图形的数字信息。

描述结对的过程,提供两人在讨论的结对图像资料(比如 Live Share 的截图)。关于如何远程进行结对参见作业最后的注意事项。



微信语音形式,界面分享靠截图。

说明结对编程的优点和缺点。同时描述结对的每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要列出至少三个优点和一个缺点)。

优点:(1)两个人起到了一个相互监督的作用,有助于双方(尤其是在写代码的一方)集中于工作。
(2)两个人一起工作,可以随时讨论程序算法、架构等问题,集思广益。
(3)一个人在写代码的同时,另一个人在debug,极大的降低了出bug的可能性。
缺点:需要两个人有比较默契的合作,两人实力差距也不应过大。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tl233/p/1255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