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设备管理与文件系统

一:设备管理

1、文件名最多为255个字符,不能包括“/”“”,以“.”开头为隐藏文件
文件类型:
- 一般文件
d 目录文件
b 块设备文件
c 字符设备文件
l 链接文件
p 人工管道


2、创建设备文件
主版本号:11
从版本号:0
if=文件 复制的源文件
count=次数 复制次数
of=文件名 复制到哪里
bs=大小[单位] 指定单位大小

eg:dd if=/dev/zero of=/test/bs=512K count=1
查看cd /test/

3、备份MBR:
dd if=/dev/sda of=/root/bak count=512 bs=1

4、拷贝:
dd if=/dev/sda of=/dev/sdb

5、光盘压缩iso文件:
dd if=/dev/sdrom of=root/xxx.iso

6、镜像文件制作:
dd if=/dev/zero of=/root/disk.img bs=1M count=1 seek=1024
mkfs.ext4 /root/disk.img
mkdir /img
mount disk.img /img
mount -o loop disk.img

7、每个文件都有一个记录记载着存储的block位置,记录叫做inode
每个inode有一个编号,每个inode编号对应一个文件名。文件的
属性也存在inode记录中。
ls -i查看文件的inode号

8、建立一个新的设备,此设备为光盘,永久挂载到/mnt/pack
mknod /root/mydisk b 11 0
mkdir /mnt/pack
vim /etc/fstab
/root/mydisk /mnt/pack iso9660 defaults,loop 0 0
mount -a

9、建立一个swap文件增加虚拟内存
建立swapfile
dd if=/dev/zero of =/tmp/newdisk bs=4k count=102400
格式化为swap
mkswap -f /tmp/newdisk
free -m
swapon /tmp/newdisk
free -m 前后对比,swap分区多了400M内存

10、dd if=/dev/zero of=/dev/null & 后台无限写0

二:文件系统

1、linux系统中,每块磁盘由下面部分组成
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MBR
磁盘分区表/Standard Partition Table/SPT
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
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
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

2、一块硬盘只能有4个主分区,扩展分区占一个主分区盘符
Red Hat Linux对一块IDE磁盘最多支持到63个分区,SCSI硬盘支持到15个
fdisk工具最低能辨认出16个分区

3、磁盘分区:
添加磁盘
fdisk -l 查看磁盘分区情况
fdisk /dev/sdb 磁盘分区
m 帮助
n 新建分区
d 删除一个分区
p 显示分区表
w 写入磁盘分区表并退出
q 退出不保存
t 配置一个分区的系统id,修改分区类型
l 显示分区类型
o 创建新的dos分区

分区的类型
NTFS
xfs 83
ext4
ext3
swap 82
lvm 8e
raid fd
extend 5

强制刷新分区表:
partprobe


4、创建文件系统
格式化磁盘:mkfs -t ext4 /dev/sdb1 格式化sdb1
mkfs.ext4 /dev/sdb2 格式化sdb2
mkswap /dev/sdb3 格式化交换分区sdb3
swapon /dev/sdb3 开启交换分区sdb3
swapoff /dev/sdb3 关闭交换分区sdb3

5、挂载文件系统
mount 挂载
mount -a 根据/etc/fstab文件内容进行挂载所有
mount /dev/sdb1 /sdb1 挂载sdb1分区到根分区下的sdb1目录
mount /dev/cdrom /media 挂载光驱到根下的media下
mount -o loop /root/rhe16.iso /mnt 挂载镜像文件到mnt目录下

6、自动挂载
修改/etc/fstab
vim /etc/fstab
/dev/sdb1 /sdb1 ext3 defaults 0 0
分区标识 挂载点 分区格式 mount的一些挂载参数,一般写defaults 是否被dump备份,1是,0否 开机是否自检,1,2自检,0表示不自检,根分区必须为1,而且整个fstab只允许出现一个1,1比2优先级高,先检测1,再检测2,如果有多个分区需要开机自检,那么都设置2,1检测完再检测2.

mount参数
defaults:按照大多数永久文件系统缺省值设置挂载定义
包含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

async/sync:async表示与磁盘和内存不同步,系统每隔一段时间会把内存写入磁盘,而sync会同时同步内存和磁盘的数据。

auto/noauto:表示开机自动挂载/不自动挂载

exec/noexec:表示允许/不允许可执行文件执行,千万不要把根分区挂载为noexec,否则无法启动系统

ro: 只读, rw:读写

user/nouser:允许/不允许root外的其他用户挂载分区,安全用nouser;

sudi/nosuid:允许/不允许分区有suid属性,一般不设置suid

usrsquta:启动用户的磁盘配额模式
grquta:启动群组的磁盘配额

格式化的磁盘其实就是一个块设备文件
一旦把某个分区挂载到挂载点下(目录),要再往这个目录下写数据,就会写到分区上,所以挂载目录为空目录,一旦挂载上,该目录下以前的数据就看不到了。


7、修改swap分区的优先级
swapon -p 数字 /dev/sdX
数字越大,优先级越高

三、RHEL6和RHEL7


RHEL7 RHEL6
CPU(核数) 160 128
内存 3TB 2TB
文件系统
xfs 16TB 16TB
ext4 50TB 16TB

xfs文件系统是由SGI公司开发的
xfs在文件处理能力上强于ext4,消耗大量的cpu资源(2倍以上cpu)
xfs文件系统主要用于大并发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用的就是xfs)
ext4适合小型文件


集群
RHEL6 集群用cman服务管理
RHEL7 集群用pacemaker
集群分类
RHCS 高可用集群
LVS 负载均衡集群 Piranha(LVS红帽做成了web图形化)


内核
采用kernel 3.10
RHEL7 3.10.0-123 热补丁
RHEL6 2.6.32-71 --- 2.6.32-184
RHEL5 2.6.7-18
kdump 崩溃缓存 128M
内核模块的黑名单

MBR分区:4个主分区,最后一个主分区变为扩展分区,再在扩展分区里划分逻辑分区 fdisk /dev/sda---MBR格式
在逻辑分区起来下,删除中间ID号,下一个ID号就会变成删除ID号

GPT分区:128个主分区,单个分区大于2T gdisk /dev/sda---GPT格式


mke2fs -i 表示设定inode大小
-N 设定inode数量
-c 在格式化前先检测磁盘是否有问题,进行变慢
-L 预测该分区标签(label)
-j 建立ext3分区
-t 用来指定文件系统类型

e2label /dev/sdb5 查看或者修改标签
mke2fs -t ext4 /dev/sdb5=mkfs.ext4 /dev/sdb5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mdjb/p/1094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