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最后一次作业-- 总结报告

1、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为什么?

并没有很特别的想法,平常生活一直接触并使用计算机,无论是使用它玩游戏还是做一些别的方面的事情,我认为在众多不知所云的专业,计算机或许更给自己亲切的感觉。一个学期之后,我并没有对这个看法有改变,相反,我觉得对C语言的学习,至少在敲代码解决问题的方面,我能感到很有趣,说有小小的成就感也不为过。至于喜不喜欢,我觉得还行吧,也愿意自己往里面钻钻。在我看来,对一个专业的喜好不只是这个专业本身,还有这个专业涉及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最后,我不认为我擅长这个领域,至少不是很擅长,因为我认为我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不足的,平常做题的时候也没有感到自己会明显的赶超其他人。故我还需努力,让自己变得擅长。

2、要求关注邹欣老师,你肯定听话的关注了,那么请问你关注后有没有看他们的博文?有何收获?

是的,我关注了邹老师。也尝试看过了一些博文。怎么说呢,有些尚未接触过的东西,不是很明白。想要真正看明白一篇文章,固然要花时间对一些名词进行了解。当然,老师的博文中不乏一些故事,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对我们这种初学者,不但有很大的指导性,还鼓励着我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最后从老师所发布的博客量中,我觉得最大收获或许还是利用博客来学习,能得到很多他人的建议,完善自己,也能帮助一些遇到相同问题的人,并对这一段时期的自己进行学习总结。

3、你对目前的上课和作业方式(上课讲解+PTA+博客)有何意见和建议?如果下学期继续采用这种方式,你希望有哪些改进?为什么?

对目前上课和作业的方式,我认为,PTA的作业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以题库形式生成,让想学习的人不愁找不到题,也增加了竞争性。但同时,我认为写博这种作业形式还有待提高,我不是指写博有什么地方不好。写博的好处正如问题2所说,能够收获大家的意见,完善提高自己。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有人认真的去看,认真的去评论你。就平常对同学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只不过是应付式的提交作业,评论也很敷衍。所以我认为,博客作业需要加强落实,加强真实,还要增加观看博客的人数(让两个班的同学相互观看)。最后,提一下上课讲解。我对讲解PTA题目的内容是不大听的,因为大多数的PTA作业都是自己完成过的,也固执的不愿意更改自己的思路,言下之意,我觉得应该讲解更多PTA之外的题
目。不过这应该是我的个人问题,我会尝试去改变自己的上课态度。

4、回忆整个学期,如果重新来过一次,你打算做哪些(技术上,而不是态度上的)改变--基于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更好结果,你才希望这样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你根据什么估计这些改变会有预期的结果。

我想,我会想把代码敲得更简洁,更易懂。有同学经常告诉我,我的代码很难懂。正如老师所说,代码敲出来不只是给自己看的,这是需要我改正的,其次,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固然不止一种,我时常想到的可能不是最麻烦也最易想到的方法,这样下去,我肯定不能得到好的提高,持续下去,思维也得不到扩展。至于这样改变的结果,肯定是比其他人花更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根据什么会由于这样的预期,我想,当别人花了比你少的时间,代码行数达到要求后,自己肯定会有不愉快,其次就是,花太多时间,真的很影响课后时间。

5、大学生活过去1/6,是的1/6,大学生活会很短暂。经过这一学期,请问你对我们学校的大学生活有何感想?在这种大学氛围下,你预备如何规划剩余的5/6?

大学,提供的是一个学习的环境。我认为我们学校的环境并不够理想。首先,是人的问题,几个好玩的人和好学的人在一起,注定有一方受到影响,这是不可改的,只能管好自己。其次是学校的硬件设施,寝室经常断电,不光是影响习惯于夜间学习的同学看书,还让需要使用计算机的本学院同学遭受巧妇难于无米之炊的困境(这些硬要说自己通过购置台灯,改变学习习惯也是能改变的)。最后,就这一学期而言,我们学校第一学期的考试次数少,学习的紧张氛围少,也很难给一些松散的学生敲以警钟。

6、终于我们即将不再是师生。当你结束本课程,你和我就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我将不再基于学校授权和知识、经验 (年龄?)上的优势而对你的自由有任何干扰。除发布成绩以外,我最后一次行使教师特权: 请问你有什么要对教师 (我)说的,建议、抱怨、希望……多谢。

额,看到这个问题,我很惶恐啊,我才刚学一个学期,还在基础篇,怎么就站在同一位置了。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对老师抱有的更多是尊重,崇拜。当然这不是说,就不敢向老师提建议、抱怨、希望……第一个学期,我想我与老师交流并不算多,提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很抱歉。抱怨的话,老师也没做什么值得抱怨的事吧。至于希望,当然是希望老师继续提高,授予我们更多知识。在今后的大学生活,过得更加融洽。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mb1547828350/p/809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