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配置

本质上,webpack 是一个现代 JavaScript 应用程序的静态模块打包器(module bundler)。当 webpack 处理应用程序时,它会递归地构建一个依赖关系图(dependency graph),其中包含应用程序需要的每个模块,然后将所有这些模块打包成一个或多个 bundle

  • 代码转译
  • 模块合并
  • 混淆压缩
  • 代码分割
  • 自动刷新
  • 代码校验
  • 自动部署

webpack基础配置

webpack的安装

注意:请先自行安装nodejs最新版的环境

  • 全局安装webpack

    npm i webpack webpack-cli -g

  • 项目中安装webpack (推荐)

    npm i webpack webpack-cli -D

webpack的使用

webpack-cli

npm 5.2 以上的版本中提供了一个npx命令

npx 想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调用项目内部安装的模块,原理就是在node_modules下的.bin 目录中找到对应的命令执行

使用webpack命令:npx webpack

webpack4.0之后可以实现0配置打包构建,0配置的特点就是限制较多,无法自定义很多配置

开发中常用的还是使用webpack配置进行打包构建

webpack配置

webpack有四大核心概念:

  • 入口(entry): 程序的入口js
  • 输出(output): 打包后存放的位置
  • loader: 用于对模块的源代码进行转换
  • 插件(plugins): 插件目的在于解决 loader无法实现的其他事
  1. 配置webpack.config.js
  2. 运行npx webpack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 入口文件配置
  entry: './src/index.js',
  // 出口文件配置项
  output: {
    // 输出的路径,webpack2起就规定必须是绝对路径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 输出文件名字
    filename: 'bundle.js'
  },
  mode: 'development' // 默认为production, 可以手动设置为development, 区别就是是否进行压缩混淆
}

npx webpack命令配置到package.json的脚本中

  1. 配置package.json
  2. 运行npm run build
{
  "name": "webpack-basic",
  "version": "1.0.0",
  "main": "index.js",
  "license": "MIT",
  "scripts": {
    "build": "webpack"
  },
  "devDependencies": {
    "webpack": "^4.30.0",
    "webpack-cli": "^3.3.1"
  }
}

开发时自动编译工具

每次要编译代码时,手动运行 npm run build 就会变得很麻烦。

webpack 中有几个不同的选项,可以帮助你在代码发生变化后自动编译代码:

  1. webpack's Watch Mode
  2. webpack-dev-server
  3. webpack-dev-middleware

多数场景中,可能需要使用 webpack-dev-server,但是不妨探讨一下以上的所有选项。

watch

webpack指令后面加上--watch参数即可

主要的作用就是监视本地项目文件的变化, 发现有修改的代码会自动编译打包, 生成输出文件

  1. 配置package.json的scripts"watch": "webpack --watch"

  2. 运行npm run watch

以上是cli的方式设置watch的参数

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对watch的参数进行修改: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webpack的配置文件遵循着CommonJS规范
module.exports = {
  entry: './src/main.js',
  output: {
    // path.resolve() : 解析当前相对路径的绝对路径
    // path: path.resolve('./dist/'),
    //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filename: 'bundle.js'
  },
  mode: 'development',
  watch: true
}

运行npm run build

webpack-dev-server (推荐)

  1. 安装devServer

    devServer需要依赖webpack,必须在项目依赖中安装webpack

    npm i webpack-dev-server webpack -D

  2. index.html中修改 <script src="/bundle.js"></script>

  3. 运行:npx webpack-dev-server

  4. 运行:npx webpack-dev-server --hot --open --port 8090

  5. 配置package.json的scripts:"dev": "webpack-dev-server --hot --open --port 8090"

  6. 运行npm run dev

devServer会在内存中生成一个打包好的bundle.js,专供开发时使用,打包效率高,修改代码后会自动重新打包以及刷新浏览器,用户体验非常好

以上是cli的方式设置devServer的参数

还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对devServer的参数进行修改:

  1. 修改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module.exports = {
  // 入口文件配置
  entry: './src/index.js',
  // 出口文件配置项
  output: {
    // 输出的路径,webpack2起就规定必须是绝对路径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 输出文件名字
    filename: 'bundle.js'
  },
  devServer: {
    port: 8090,
    open: true,
    hot: true
  },
  mode: 'development'
}
  1. 修改package.json的scripts: "dev": "webpack-dev-server"
  2. 运行npm run dev

html插件

  1. 安装html-webpack-plugin插件npm i html-webpack-plugin -D
  2. webpack.config.js中的plugins节点下配置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index.html',
        template: 'template.html'
    })
]
  1. devServer时根据模板在express项目根目录下生成html文件(类似于devServer生成内存中的bundle.js)
  2. devServer时自动引入bundle.js
  3. 打包时会自动生成index.html

webpack-dev-middleware

webpack-dev-middleware 是一个容器(wrapper),它可以把 webpack 处理后的文件传递给一个服务器(server)。 webpack-dev-server 在内部使用了它,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包来使用,以便进行更多自定义设置来实现更多的需求。

  1. 安装 expresswebpack-dev-middleware

    npm i express webpack-dev-middleware -D

  2. 新建server.js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const webpackDev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dev-middleware');
    const config = require('./webpack.config.js');
    
    const app = express();
    const compiler = webpack(config);
    
    app.use(webpackDevMiddleware(compiler, {
      publicPath: '/'
    }));
    
    app.listen(3000, function () {
      console.log('http://localhost:3000');
    });
    
  3. 配置package.json中的scripts:"server": "node server.js"

  4. 运行: npm run server

注意: 如果要使用webpack-dev-middleware, 必须使用html-webpack-plugin插件, 否则html文件无法正确的输出到express服务器的根目录

小结

只有在开发时才需要使用自动编译工具, 例如: webpack-dev-server

项目上线时都会直接使用webpack进行打包构建, 不需要使用这些自动编译工具

自动编译工具只是为了提高开发体验

处理css

  1. 安装npm i css-loader style-loader -D
  2. 配置webpack.config.js
  module: {
    rules: [
      // 配置的是用来解析.css文件的loader(style-loader和css-loader)
      {
        // 用正则匹配当前访问的文件的后缀名是  .css
        test: /.c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 webpack底层调用这些包的顺序是从右到左
      }
    ]
  }

loader的释义:

  1. css-loader: 解析css文件
  2. style-loader: 将解析出来的结果 放到html中, 使其生效

处理less 和 sass

npm i less less-loader sass-loader node-sass -D

{ test: /.le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less-loader'] },
{ test: /.sc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

处理图片和字体

  1. npm i file-loader url-loader -D

url-loader封装了file-loader, 所以使用url-loader时需要安装file-loader

{
    test: /.(png|jpg|gif)/,
    use: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 limit表示如果图片大于5KB,就以路径形式展示,小于的话就用base64格式展示
            limit: 5 * 1024,
            // 打包输出目录
            outputPath: 'images',
            // 打包输出图片名称
            name: '[name]-[hash:4].[ext]'
        }
    }]
}

babel

  1. npm i babel-loader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webpack -D

  2. 如果需要支持更高级的ES6语法, 可以继续安装插件:

    npm i @babel/plugin-proposal-class-properties -D

    也可以根据需要在babel官网找插件进行安装

{
  test: /.js$/,
  use: {
    loader: 'babel-loader',
    options: {
      presets: ['@babel/env'],
      plugins: ['@babel/plugin-proposal-class-properties']
    }
  },
  exclude: /node_modules/
}

官方更建议的做法是在项目根目录下新建一个.babelrc的babel配置文件

{
  "presets": ["@babel/env"],
  "plugins": ["@babel/plugin-proposal-class-properties"]
}

如果需要使用generator,无法直接使用babel进行转换,因为会将generator转换为一个regeneratorRuntime,然后使用markwrap来实现generator

但由于babel并没有内置regeneratorRuntime,所以无法直接使用

需要安装插件:

npm i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D

同时还需安装运行时依赖:

npm i @babel/runtime -D

.babelrc中添加插件:

{
  "presets": [
    "@babel/env"
  ],
  "plugins": [
    "@babel/plugin-proposal-class-properties",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

如果需要使用ES6/7中对象原型提供的新方法,babel默认情况无法转换,即使用了transform-runtime的插件也不支持转换原型上的方法

需要使用另一个模块:

npm i @babel/polyfill -S

该模块需要在使用新方法的地方直接引入:

import '@babel/polyfill'

source map的使用

devtool

此选项控制是否生成,以及如何生成 source map。

使用 SourceMapDevToolPlugin 进行更细粒度的配置。查看 source-map-loader 来处理已有的 source map。

选择一种 source map 格式来增强调试过程。不同的值会明显影响到构建(build)和重新构建(rebuild)的速度。

可以直接使用 SourceMapDevToolPlugin/EvalSourceMapDevToolPlugin 来替代使用 devtool 选项,它有更多的选项,但是切勿同时使用 devtool 选项和 SourceMapDevToolPlugin/EvalSourceMapDevToolPlugin 插件。因为devtool 选项在内部添加过这些插件,所以会应用两次插件。

devtool 构建速度 重新构建速度 生产环境 品质(quality)
(none) +++ +++ yes 打包后的代码
eval +++ +++ no 生成后的代码
cheap-eval-source-map + ++ no 转换过的代码(仅限行)
cheap-module-eval-source-map o ++ no 原始源代码(仅限行)
eval-source-map -- + no 原始源代码
cheap-source-map + o no 转换过的代码(仅限行)
cheap-module-source-map o - no 原始源代码(仅限行)
inline-cheap-source-map + o no 转换过的代码(仅限行)
inline-cheap-module-source-map o - no 原始源代码(仅限行)
source-map -- -- yes 原始源代码
inline-source-map -- -- no 原始源代码
hidden-source-map -- -- yes 原始源代码
nosources-source-map -- -- yes 无源代码内容

这么多模式用哪个好?

开发环境推荐:

cheap-module-eval-source-map

生产环境推荐:

none(不使用source map)

原因如下:

  1. 使用 cheap 模式可以大幅提高 soure map 生成的效率。大部分情况我们调试并不关心列信息,而且就算 source map 没有列,有些浏览器引擎(例如 v8) 也会给出列信息。
  2. 使用 module 可支持 babel 这种预编译工具,映射转换前的代码
  3. 使用 eval 方式可大幅提高持续构建效率。官方文档提供的速度对比表格可以看到 eval 模式的重新构建速度都很快。
  4. 使用 eval-source-map 模式可以减少网络请求。这种模式开启 DataUrl 本身包含完整 sourcemap 信息,并不需要像 sourceURL 那样,浏览器需要发送一个完整请求去获取 sourcemap 文件,这会略微提高点效率。而生产环境中则不宜用 eval,这样会让文件变得极大。

插件

clean-webpack-plugin

该插件在npm run build时自动清除dist目录后重新生成,非常方便

  1. 安装插件

    npm i clean-webpack-plugin -D

  2. 引入插件

    const CleanWebpackPlugin = require('clean-webpack-plugin')
    
  3. 使用插件, 在plugins中直接创建对象即可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index.html',
          template: './src/index.html'
        }),
        new CleanWebpackPlugin()
      ],
    

copy-webpack-plugin

  1. 安装插件

    npm i copy-webpack-plugin -D

  2. 引入插件

    const CopyWebpackPlugin = require('copy-webpack-plugin')
    
  3. 使用插件, 在plugins中插件对象并配置源和目标

    from: 源, 从哪里拷贝, 可以是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推荐绝对路径

    to: 目标, 拷贝到哪里去, 相对于output的路径, 同样可以相对路径或绝对路径, 但更推荐相对路径(直接算相对dist目录即可)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index.html',
          template: './src/index.html'
        }),
        new CleanWebpackPlugin(),
        new CopyWebpackPlugin([
          {
            from: path.join(__dirname, 'assets'),
            to: 'assets'
          }
        ])
      ],
    

BannerPlugin

这是一个webpack的内置插件,用于给打包的JS文件加上版权注释信息

  1. 引入webpack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2. 创建插件对象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filename: 'index.html',
          template: './src/index.html'
        }),
        new CleanWebpackPlugin(),
        new CopyWebpackPlugin([
          {
            from: path.join(__dirname, 'assets'),
            to: 'assets'
          }
        ]),
        new webpack.BannerPlugin('程序员!')
      ],
    

webpack高级配置

HTML中img标签的图片资源处理

  1. 安装npm install -S html-withimg-loader

  2. webpack.config.js文件中添加loader

    {
        test: /.(htm|html)$/i,
        loader: 'html-withimg-loader'
    }
    

    使用时,只需要在html中正常引用图片即可,webpack会找到对应的资源进行打包,并修改html中的引用路径

多页应用打包

  1. webpack.config.js中修改入口和出口配置

      // 1. 修改为多入口
      entry: {
          main: './src/main.js',
          other: './src/other.js'
      },
      output: {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 filename: 'bundle.js',
        // 2. 多入口无法对应一个固定的出口, 所以修改filename为[name]变量
        filename: '[name].js',
        publicPath: '/'
      },
      plugins: [
          // 3. 如果用了html插件,需要手动配置多入口对应的html文件,将指定其对应的输出文件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index.html',
              filename: 'index.html',
              chunks: ['main']
          }),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index.html',
              filename: 'other.html',
              // chunks: ['other', 'main']
              chunks: ['other']
          })
      ]
    
  2. 修改入口为对象,支持多个js入口,同时修改output输出的文件名为'[name].js'表示各自已入口文件名作为输出文件名,但是html-webpack-plugin不支持此功能,所以需要再拷贝一份插件,用于生成两个html页面,实现多页应用

第三方库的两种引入方式

可以通过expose-loader进行全局变量的注入,同时也可以使用内置插件webpack.ProvidePlugin对每个模块的闭包空间,注入一个变量,自动加载模块,而不必到处 importrequire

  • expose-loader 将库引入到全局作用域

    1. 安装expose-loader

      npm i -D expose-loader

    2. 配置loader

      module: {
        rules: [{
          test: require.resolve('jquery'),
          use: {
            loader: 'expose-loader',
            options: '$'
          }
        }]
      }
      

      tips: require.resolve 用来获取模块的绝对路径。所以这里的loader只会作用于 jquery 模块。并且只在 bundle 中使用到它时,才进行处理。

  • webpack.ProvidePlugin 将库自动加载到每个模块

    1. 引入webpack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2. 创建插件对象

      要自动加载 jquery,我们可以将两个变量都指向对应的 node 模块

      new webpack.ProvidePlugin({
        $: 'jquery',
        jQuery: 'jquery'
      })
      

Development / Production不同配置文件打包

项目开发时一般需要使用两套配置文件,用于开发阶段打包(不压缩代码,不优化代码,增加效率)和上线阶段打包(压缩代码,优化代码,打包后直接上线使用)

抽取三个配置文件:

  • webpack.base.js

  • webpack.prod.js

  • webpack.dev.js

步骤如下:

  1. 将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公用的配置放入base中,不同的配置各自放入prod或dev文件中(例如:mode)

  2. 然后在dev和prod中使用webpack-merge把自己的配置与base的配置进行合并后导出

    npm i -D webpack-merge

  3. 将package.json中的脚本参数进行修改,通过--config手动指定特定的配置文件

定义环境变量

除了区分不同的配置文件进行打包,还需要在开发时知道当前的环境是开发阶段或上线阶段,所以可以借助内置插件DefinePlugin来定义环境变量。最终可以实现开发阶段与上线阶段的api地址自动切换。

  1. 引入webpack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2. 创建插件对象,并定义环境变量

    new webpack.DefinePlugin({
      IS_DEV: 'false'
    })
    
  3. 在src打包的代码环境下可以直接使用

使用devServer解决跨域问题

在开发阶段很多时候需要使用到跨域,何为跨域?请看下图:

开发阶段往往会遇到上面这种情况,也许将来上线后,前端项目会和后端项目部署在同一个服务器下,并不会有跨域问题,但是由于开发时会用到webpack-dev-server,所以一定会产生跨域的问题

目前解决跨域主要的方案有:

  1. jsonp(淘汰)
  2. cors
  3. http proxy

此处介绍的使用devServer解决跨域,其实原理就是http proxy

将所有ajax请求发送给devServer服务器,再由devServer服务器做一次转发,发送给数据接口服务器

由于ajax请求是发送给devServer服务器的,所以不存在跨域,而devServer由于是用node平台发送的http请求,自然也不涉及到跨域问题,可以完美解决!

服务器代码(返回一段字符串即可):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 const cors = require('cors')
// app.use(cors())
app.get('/api/getUserInfo', (req, res) => {
  res.send({
    name: '吕布',
    age: 13
  })
});

app.listen(9999, () => {
  console.log('http://localhost:9999!');
});

前端需要配置devServer的proxy功能,在webpack.dev.js中进行配置:

devServer: {
    open: true,
    hot: true,
    compress: true,
    port: 3000,
    // contentBase: './src'
    proxy: {
      '/api': 'http://localhost:9999'
    }
  },

意为前端请求/api的url时,webpack-dev-server会将请求转发给http://localhost:9999/api处,此时如果请求地址为http://localhost:9999/api/getUserInfo,只需要直接写/api/getUserInfo即可,代码如下:

axios.get('/api/getUserInfo').then(result => console.log(result))

HMR的使用

需要对某个模块进行热更新时,可以通过module.hot.accept方法进行文件监视

只要模块内容发生变化,就会触发回调函数,从而可以重新读取模块内容,做对应的操作

if (module.hot) {
  module.hot.accept('./hotmodule.js', function() {
    console.log('hotmodule.js更新了');
    let str = require('./hotmodule.js')
    console.log(str)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m0328/p/1420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