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的事件机制

  事件是将JavaScript脚本与网页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方式,是JavaScript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深入理解事件的工作机制以及它们对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探讨JavaScript的事件机制,并对比分析了浏览器之间的不同,具体内容包括事件流、事件处理程序绑定方式、事件对象等。


如何理解事件?

JavaScript与HTML之间的交互就是通过事件实现的。
事件:用户或浏览器自身执行的某种动作,换言之,文档或浏览器发生的一些特定的交互瞬间。
事件处理程序:又称事件侦听器,事件发生时执行的代码段。
事件流:事件流描述的是从页面中接收事件的顺序。


两种基本事件模型


事件冒泡:事件按照从最特定的事件目标到最不特定的事件目标(document对象)的顺序触发。
事件捕获:事件从最不精确的对象(document 对象)开始触发,然后到最精确。

IE9、Safari、Chrome、Opera、Firefox都是从window对象开始捕获,冒泡到window对象

  DOM事件流
同时支持 两种基本事件模型,规定事件流包括三个阶段:事件捕获阶段、处于目标阶段、事件冒泡阶段。
DOM事件处理程序绑定时,程序员可以自己选择绑定事件时采用事件捕获还是事件冒泡。
  IE事件流
IE只支持事件冒泡,不支持事件捕获。


事件处理程序绑定方式

  DOM事件处理程序
DOM事件处理程序属性名为“on”+事件名,程序作用域为元素的作用域,this指向元素本身。
  方法一:将函数值赋给一个事件处理程序属性。如下:
var btn=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Btn");
btn.onclick = function{ //具体代码段 }

注意:此种方法只能添加一个事件处理程序

  方法二:通过addEventListener方法。如下:
addEventListener("事件名",事件处理程序,ture/false:在事件捕获/冒泡阶段调用模型)
对应的事件处理程序移除方法:removeEventListener,参数必须相同。

注意:此种方法,以匿名函数添加的事件处理程序无法被移除
此方法可以添加多个事件处理程序


  IE事件处理程序

IE+Oprea浏览器

程序作用域为全局作用域,this指向window对象
添加方法:attachEvent("on+事件名",事件处理程序)
移除方法:detachEvent("on+事件名",事件处理程序)

事件对象


在触发某个事件时,会产生一个相应的事件对象,这个对象包含所有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如:导致事件的元素、事件的类型等
DOM中的事件对象
对象名:event
常用属性:
type:被触发事件的类型
target:事件的目标
常用方法:
event.preventDefault:取消事件默认行为(前提:cancelable属性值为true)
event.stopPropagation:取消事件的进一步冒泡或捕获


IE中的事件对象
对象名:window.event
常用属性:
type:被触发事件的类型
scrElement:事件的目标
常用方法:
event.cancelBubble(true/false):true->取消事件默认行为
event.returnValue(true/false):false->取消事件的进一步冒泡或捕获


综合以上所述,整理代码写可跨浏览器的事件处理程序(构造EventUtil对象,为其添加可兼容各浏览器的事件处理方法),如下:

/*可跨浏览器的事件处理程序
构造EventUtil对象,为其添加可兼容各浏览器的事件处理方法
*/
var EventUtil = {
    /*添加事件处理程序*/
    addHandler: function (element, type, handler) {
        if (element.addEventListener) {
            addEventListener(type, handler, false);
        } else if (element.attachEvent) {
            attachEvent("on" + type, handler);
        } else {
            element["on" + type] = handler;
        }
    },
    /*移除事件处理程序*/
    removeHandler: function (element, type, handler) {
        if (element.removeEventListener) {
            removeEventListener(type, handler, false);
        } else if (element.detachEvent) {
            detachEvent("on" + type, handler);
        } else {
            element["on" + type] = null;
        }
    },
    /*获得事件对象*/
    getEvent: function (event) {
        return event ? event : window.event;
    },
    /*获得事件的目标*/
    getTarget: function (event) {
        return event.target || event.scrElement;
    },
    /*取消事件的默认行为*/
    preventDefault: function (event) {
        if (event.preventDefault) {
            event.preventDefault;
        } else {
            event.returValue = false;
        }
    },
    /*阻止事件进一步冒泡*/
    stopPropagation: function (event) {
        if (event.stopPropagation) {
            event.stopPropagation;
        } else {
            event.cancelBubble = true;
        }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ongzaiqiren/p/628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