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顾名思义就是适配之用,一般场景就是,需要的是目标接口,但只有源接口,且源接口和目标接口不一致,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中间过渡的转换器,这个转换器实现了目标接口,同时也可以执行源接口的逻辑。

  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比你现在有一个两相的插头,但是插座是三相的,这样你硬插肯定是不行的,这时你就需要一个插线板(就是适配器的角色),一边你两相的插头可以插在它上面,它的插头也可以插在三相的插座上。

  适配器模式主要的角色有:源接口, 目标接口,适配器。 下面直接上代码:

  

  1、源接口  Adaptee

package com.hd.adapter;

public interface Adaptee {

    void doAdaptee();
}

  2、源接口实现类

package com.hd.adapter;

public class MyAdaptee implements Adapt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Adaptee() {
        System.out.println("I am adaptee");
    }
}

  3、目标接口 Target

package com.hd.adapter;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doTarget();
}

  4、适配器 Adaptor

  它既实现了 Target 接口,内部又持有源接口的引用,在目标接口的方法实现里,调用源接口的方法。

package com.hd.adapter;

public class Adaptor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public Adaptor(Adaptee adaptee){
        this.adaptee = adapt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oTarget() {
        adaptee.doAdaptee();
    }
}

  5、写一个测试类:

package com.hd.adapter;

public class TestAdap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daptee adaptee = new MyAdaptee();
        Target target = new Adaptor(adaptee);
        target.doTarget();    // I am adaptee
} }

  其实适配器模式在实际项目里用的比较少,主要用来重构原来项目的时候会用到,例如以前的接口比较重要,或者用的地方比较多,不方便随意更改接口,但是又要实现新接口的功能,这样就会用到适配器模式了。

  未完待续。。。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exin2015/p/903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