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读书】学习如何学习

书籍:《新知·学习的革命》

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喧嚣拥挤的环境,而到高山上去享受幽静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寂而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陶醉于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爱因斯坦        

   新知是三联出版的一本杂志,这期的主题是「学习的革命」,我在kindle上看完了它。里面文章质量挺高的,只是遗憾谈「学习」相关的文章只有4篇。在这其中收获最大的是第一篇文章《加速时代,学点什么?》,下面我就来谈谈它。

  文章先介绍了一位“超人”学习者蒂姆·菲利斯,33岁,六块腹肌,会说十几种语言,精通中国散打、日本流镝马(一种马上射箭术),在阿根廷拿过探戈锦标赛的世界冠军。他还写过三本畅销书,在《纽约时报》排行榜上经久不衰。他最擅长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学习新东西并取得不赖的学习成果。他用的一套方法——DISSS(Deconstruct/identification/select/sequence/stakes)。

“解构”是第一步。把要学习的内容精确地分解成最小的可学习单位。

第二步,从这些学习单元中挑选20%最重要的内容。这是著名的「二八定律」,即一个人可以用20%的努力得到80%的结果。当然,这需要得到专家的帮助,通过分析最好的专家在创作最好的作品时的思维过程。另外在寻找专家时,要找那些极端或离奇的人物。比如一个身材瘦弱的女孩能举起405磅的东西。她用的是技巧,而不是靠基因或者先天的身体优势。技术才是可学的。

最后还得给自己设置一个赌注,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半途而废。尤其在成人而言,长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意志力是很难的。

  他的学习法,背后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类的一切知识与技巧,都是可以测量、拆解、分析,并按新的顺序重新组装,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当然这其中并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撑,只是个人的经验总结而成的一套方法。

  谈完这个,我们再说说「被工具重塑的知识与学习」。这里是指从传统的教室课本学习转到网络学习,以网络资源为工具进行学习。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两种,“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显性知识是我们从小在课堂一直接触的知识,指那些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形等加以陈述的知识,其特点是可以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你教,我学,属于learning about。

在我们之前大部分的人生里,学习就是被教育,被衡量,被告知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仍然是工业化的本质,即模具制造,批量生产。在这一模型下,“教”是基础,效率是目的:学的越多越好,越快越好。标准化教学是合理方法,考试是合理的结果测试。至于天赋、个性、激情、想象力,都不在它的范围之内。

  默会知识,就是人类知识总体中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部分(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这种知识无法直接传递,只能在一个人的亲身经历、体验、发现与探究的过程中心领神会,它是learning to be。举个例子,当你告诫一个小孩“不许玩火”,他是听不明白,并仍然会去玩火的。因为他所得到的知识是显性的,纯粹认知层面的,即“火是热的”;但当他用手去碰火苗时,他所体验到的感觉远比一句教训来的丰富。所以,这叫「为什么你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吗?默会知识的学习不仅发生在大脑中,而且在身体和感官的各个层面,在不同维度的信息之间制造联想与连接。我叫它学习者得到了比显性知识学习更多的“信息”。

  波兰尼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以默会知识为基础的。心灵的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面上都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显性知识也必须依赖于被默会的理解与应用。所以,从根本上说:

求知是一件极其个人化的事情,与人的情绪、情感、欲望、信仰相关。一个好的学习者设计并开展自己的学习,必然从自己所关心的意义出发。

  我真的太爱这句话了!我决定后续把波兰尼的书买来看!

  在网络时代,一切信息知识触手可得,以前需要记忆的知识,现在只需要拿出搜索工具搜一下,根本没有记忆的必要。那我们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是否还应该像传统的学习方式那样死记搜一下就能得到的知识和信息呢?我认为,把大脑拿来记忆大量的东西,实在是一种浪费。我们应该思考更重要的问题。

一个人如何训练创造力、想象力或洞察力,如何对新的经验保持敏锐感和好奇心,如何不断接受新的知识以促进自身的发展?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都不是老师可以直接传授或者展示给学生的,而必须一个人在观察、探究、实验,以及耳濡目染中学习的。

  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曾这样勾勒网络时代的学习模型。「所谓学习,就是形成网络,在相关的节点之间建立有效的连接。学习不仅存在于个体自身,也存在于各个专业化的节点之中,学习的关键在于将相关的节点/信息源连接起来,形成学习网络。这种连接可以使学习者学到比现有认知状态或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

  互联网时代,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工具正在重塑知识的价值与意义——知识不再是关于「什么」,而是关于「哪里」。「知道从何处寻找信息」比「知道的信息」本身更重要,「知道更多」的能力比「目前知道多少」更为重要。专家不再是拥有一堆信息或事实的人,而是善于寻找和评估信息真假与价值的人。

  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解放,也是新的挑战。将我们从枯燥繁杂的大量记忆内容中解放,集中精力,运用更多的创造力、洞察力去处理甄别信息。

  前面的路很长,切记保护好内心的自我驱动力。我知道一种损坏内心驱动力的方法就是施加外在驱动力,比如用奖惩制度控制孩子做一件事不做一件事。学习2小时奖励吃的,否则责打,这样孩子不会对学习有兴趣,一旦脱离压制环境,绝不会再碰书本。我希望我做一切事的动力来自内心,心中就好像有巨大的源泉,喷涌而出的力量推动着我认识世界,发现世界,永不厌倦。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一日要吃饭,一日便要学习。不仅学习知识,也学习关于「学习」的知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yi/p/545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