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相关术语

1)负载:模拟业务操作对服务器造成压力的过程,比如模拟100个用户进行发帖。

2)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模拟用户负载来测试系统在负载情况下,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是否满足性能要求。 (一般我们的压测指的就是这种,即能否满足基本性能要求。)

3)负载测试(load testing):在一定软硬件环境下,通过不断加载负载来确定在满足性能指标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最大用户数。(根据cpu,mem,network,disk等使用情况,找出系统性能的拐点,给予生产环节规划建议)

4)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在一定软硬件环境下,通过高负载的手段来使服务器资源处于极限状态,测试系统在极限状态下长时间运行是否稳定。(相当于测试服务器环境稳定性。)

5)稳定性测试(Endurance testing):在一定软硬件环境下,长时间运行一定负载,确定系统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是否运行稳定。(区别于压测在于,不比把系统资源调用到最高,在这满足基本性能指标即可。)

6)TPS:每秒完成的事务数,通常指每秒成功的事务数。(一个事务可以是一个操作,也可以是一些操作的集合。取决于你想测试的业务。)

7)RT/ART(Response Time/average Response Time):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指一个事务花费多长时间完成。(通常ART更有意义,RT通常代表ART)

8)PV(Page View):每秒用户访问页面的次数。(此参数用来分析平均每秒有多少用户访问页面)

9)吞吐量(throughput):指在一次性能测试过程中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的总和,也可以这样说在单次业务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的数据交互总量;

10)Concurrency 并发:并发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并发,即所有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做同一件事情或操作,这种操作一般针对同一类型的药物,或者所有用户进行完全一样的操作,目的是测试数据库和程序对并发操作的处理。
广义的并发,即多个用户对系统发出了请求或者进行了操作,但是这些请求或操作可以是不同的。(狭义并发强调对系统的请求操作是完全相同的,多适用于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场景;广义并发不限制对系统
的请求操作,多适用于混合场景,稳定性测试场景。)

11)思考时间(Think Time):模拟正是用户在实际操作时的停顿间隔时间。从业务的角度来讲,思考时间指的是用户在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之间的间隔时间。(在脚本中应该体现为两个请求的间隔时间)

12)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服务器对每个应用请求的处理时间,单位:秒,该项指标反映了系统事务处理的性能

13)标准差(Std.Deviation):根据数理统计的概念得来,标准差越小,说明波动越小,系统越稳定;反之,代表不稳定。(考量对象:RT、TPS、load、CPU等等)


资源指标:

CPU使用率:指用户进程与系统进程消耗的CPU时间百分比,长时间情况下,一般可接受上限不超过80%;

内存利用率:内存利用率=(1-空闲内存/总内存大小)*100%,一般至少有10%可用内存,内存使用率可接受上限为80%;

磁盘I/O: 磁盘主要用于存取数据,因此当说到IO操作的时候,就会存在两种相对应的操作,存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写IO操作,取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是读IO操作,一般使用% Disk Time

(磁盘用于读写操作所占用的时间百分比)度量磁盘读写性能;

网络带宽:一般使用计数器Bytes Total/sec来度量,其表示为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速率,包括帧字符在内;判断网络连接速度是否是瓶颈,可以用该计数器的值和目前网络的带宽比较;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xitest/p/8042436.html